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强化德育教育,以此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对于培养德技并重的专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人才保障都具有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无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都把德育排在第一位,这充分说明德育在学校教育和青年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德育工作是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尤其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不仅要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需要培养其良好品格、引导其树立职业精神,这是助力我国成为制造强国、迎接未来多变挑战的必要准备。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应顺应教育改革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健全人格;坚持知行合一、过程育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塑,引导学生树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培养造就更多适应和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党建引领,德技并修。高职院校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院校内贯彻落实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加强党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实践和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德育工作、坚持德技并修,积极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工作方式,助推其职业精神的养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重要抓手,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围绕提升政治修养、业务技能、职业精神等重点工作,通过组织师生党支部联动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持续以党风带师风,以师风领学风,以学风促新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办学优势,持续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中国精神等德育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成为政治意识强、感情深、思想新、眼界宽、严格自律的学生成长引路人,以身示范,引领学生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信仰者、践行者。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一个推崇敬业乐业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一个弘扬职业理想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活力涌流、文明进步的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论语》中记载,“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强调先持守“敬”的态度和道德情操,才能做好“事上”“事亲”“谋事”等一切事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秉持敬业乐群、业以济世的奉献精神和社会理想,强调个人职业的社会价值,“爱群”“利群”“乐群”,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使自己的事业、功业造福于天下苍生、济世利民,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敬业价值观崇高的社会理想。新时代的高职教育应坚持以文化人,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职业精神培育的丰富滋养,突出“高职特质”,倾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精神,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开展明礼修身、明礼励志、明礼敬业的职业素养提升教育,引导学生坚守职业道德,奋斗职业理想,以职业贡献为荣,更好地为社会文明风尚凝心聚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校企合作,双重锤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是进一步增强学生职业情操、让其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理想等品质,锻造德技并重人才的的途径之一,而校企合作就是让学生进入“真实工作环境”身临其境感知职业特点和精神的重要举措。应努力将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实习工作相结合,把学校德育延伸到企业和社会,使学生融入到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体验和锻炼,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效果,从而促使学用相长,充分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实践和理论双重锤炼,使其内化职业道德、认同行业准则。要积极谋划、努力实现与相关企业的联动育人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工作。要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包括职业精神培养在内的合作教学内容,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课堂,将善于讲解职业精神的优秀企业家请进校园,同时建立完备的德育评价标准,把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充分结合,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质、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