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理论

传承红色金融基因 勇担新时代金融使命

苗湘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从大革命时期的工农信用合作社起步,于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依靠“扁担银行”薪火相传,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淬炼壮大,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走向统一,谱写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乐章,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是红色资源中的瑰宝。面向未来,汲取红色金融宝贵经验,传承红色金融历史基因,对于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庚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特别是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是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红色金融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追随党的脚步、服务党的事业的奋斗史、成长史。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农民协会建立信用合作社、农民银行等金融机构,自主发行货币,实行低利借贷,有效解决了农民经济困难问题,巩固了农民政权。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成立奠定了党领导下的中国金融事业的基石,在对敌开展货币斗争、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苏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红色金融机构坚决执行党的经济金融政策,发展经济、打破封锁、调剂军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红色金融在支持解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在货币金融领域与敌人进行了全面较量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事实证明,党的领导是我国金融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做好新时代的金融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与之相伴而生的红色金融也始终把人民摆在首要位置,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至上是红色金融的鲜亮底色。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组织普遍执行低利率借贷政策,广大农民成为红色金融的最大受益者。长征途中,红军每次撤离之前,都会用银元及布匹、棉纱、粮食、食盐等货物把群众手中的“红军票”兑换回来,最大限度维护广大群众的实际利益。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必须牢固树立金融为民理念,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厚度,坚持服务三农、支持小微、普惠发展,努力提升人民群众金融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守正创新是红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法宝。面对革命战争极端艰苦的环境,红色金融的初创者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在既无绘图工具也无设计经验的情况下,黄亚光凭借对使用过的钞票记忆,设计了首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毛泽民亲自带领同志们采集烂鞋底、破麻头生产纸币用纸,并用添加羊毛的创新方法提升了防伪技术;薛暮桥开创了红色货币史上独一无二的“物资本位”理论,红色金融凝结着革命先辈勇于创新的智慧和精神。在吉林,新时代金融工作必须结合吉林省情,聚焦“六新产业”,围绕“四新设施”,优化服务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更好地体现金融担当。

坚持防范风险是红色金融发展的宝贵经验。红色金融在炮火中诞生,面临着各类风险的考验。红色金融工作者发扬斗争精神,完善体制机制,善用金融手段,赢得了看不见硝烟的“金融战”的伟大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先后制定了《国家银行暂行章程》《定期放款暂行规定》等系列规定,扎紧制度的笼子,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上海解放伊始,我们党借助经济金融手段短期内就打赢了“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有效平抑了物价,稳定了民心。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要始终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提高斗争本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