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2版:新中国“吉”精彩

花开满庭芳 香飘数十载

本报记者 裴雨虹

吉剧《桃李梅》剧照。(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今年9月,由吉林省吉剧团创排的大型原创吉剧《积德泉》首演,取得了“开门红”,收获了“满堂彩”。首演当日,肖汉臣等一批吉剧老艺术家来到现场,观看了这部重点打造的吉剧新作。演出结束后,肖汉臣难掩激动:“这是一部优秀的剧目,能感受到这些青年演员的努力和勤恳,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年轻时认真学戏演戏的自己,也看到了吉剧充满希望的未来。”

今年80岁的肖汉臣是吉剧的第一代演员,14岁时他就出演了吉剧《桃李梅》。这部《桃李梅》正是吉林省吉剧团的经典保留剧目,也被视作吉剧历史的“里程碑”。1959年9月,实验剧目《蓝河怨》的汇报演出标志着吉剧的诞生,1960年1月,《桃李梅》便登上舞台,它的出现甚至比吉剧的正式命名还要早上几天。吉林省吉剧团就伴随着这一剧种的出现、命名而成立、扎根。

成为梨园一枝新蕾后,吉林省吉剧团连续创作出《搬窑》《燕青卖线》《包公赔情》《江姐》等一批优秀作品。尽管受年代影响,吉剧发展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困境,但种子种下了,吉剧便会吸收养分、向上生长、突破种皮、萌发新芽。1978年以后,恢复吉剧的工作迅速开展,吉林省吉剧团晋京演出,广受关注,并日益壮大。1985年开始,吉剧创作进入高产期,《三请樊梨花》《一夜皇妃》《关东雪》《站醒台》等一批经典剧目登台亮相,李占春、张学军、安静芳等一批优秀演员受到瞩目,一系列荣誉也接踵而至。2013年底,“吉剧振兴工程”工作会议召开,18项具体措施让吉剧发展再掀高潮。

一群人、一批戏让吉剧这个65岁的新兴剧种在戏曲百花园中持续芬芳,而吉林省吉剧团这个与剧种相伴相生的剧团,也正在庚续中坚守、在传承中创新。

比如让老戏焕新生。2022年,吉剧《江姐》进行了新一轮复排,不仅在节奏和舞美上作出较大调整,还起用了一批年轻演员担当主要角色。其中,除了第四代江姐扮演者刘杨以外,还有5名“江姐”后备演员在复排过程中成长起来,让老戏得到新生,用老戏带动新人。

又比如以经典促传承。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资助项目“吉剧《桃李梅》青年表演人才培养”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培训了来自全国11个专业院团的15名青年戏曲表演人才,突出“经典”与“传承”。“经典”的不仅是作为教学蓝本的《桃李梅》,还有作为授课教师的邬莉、李松桥、肖汉臣等11位经验丰富、技能高超的吉剧名家名角;“传承”的不仅是《桃李梅》的唱腔身法、韵味精髓,还有艺术前辈的创作方法、创排精神。

再比如挖掘地域文化,创作吉剧精品。吉剧是独属于吉林的文艺瑰宝,吉林省吉剧团便以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讲述吉林大地上的人与事。有以吉林骄傲、时代楷模吴亚琴为原型创作的纪实吉剧《吴亚琴》,有以小见大、讲述山村扶贫事的脱贫攻坚题材吉剧《小村故事》,有展现东北抗联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题材吉剧《风雪长白山》,还有挖掘本土品牌“积德泉”历史故事的吉商题材吉剧《积德泉》……

吉剧老艺术家肖汉臣想要把自己几十年所得所感教给年轻人;新一代吉剧“中流砥柱”刘杨正努力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的剧目和角色;今年参加了吉林省戏曲人才培养项目的青年演员唐晓凤,怀抱着对吉剧艺术的热爱、对技艺精进的渴望,全身心投入学习……“一代代艺术前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一部部经典剧目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身为新时代的吉剧艺术工作者,我们信心满怀,一定会用有魂、有本,有筋骨、有情怀的作品,让吉剧之花常开长盛,馥郁芳香。”吉林省吉剧团团长张思光表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