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好作品

清明馃

何少球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是万物复苏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带着家人或者朋友,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去山上或者田野寻春、踏春,该是多么惬意。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垂柳摇曳生姿,花儿竞相绽放,群鸟欢快吟唱,湖边浅草春泥,一路云淡风轻。

小时候,每到这时,母亲总带着我和弟弟去采青蒿草。我们挎着竹篮,穿过田埂,沿着小溪,到处寻找青蒿草。这是一种制作清明馃的原料,它有着细长、卷曲形的叶子,背面布满白色的绒毛,轻轻一拉,蒿断,丝还连着。

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蜜蜂蝴蝶穿梭其间,别提多热闹。弟弟是找青蒿的能手,一会儿喊:过来,这里有很多。一会儿又叫着:妈妈,快过来,这里的青蒿又大又嫩。我和母亲便循着他的声音前进,果然一簇又一簇,又嫩又繁茂。后来母亲还找了些鼠曲草,她说用它做的清明馃,也很香。

采回来的蒿草由母亲洗净焯水之后,过凉水,挤干水分,切成小段。我和弟弟负责清洗模具,这模具有自己的使命。一块看似普通平凡的粉团,到了它手里,立刻就光芒四射,图案栩栩如生。

母亲开始调馅料了,豆腐、猪肉、香菇、雪菜、笋和胡萝卜,是我们喜欢的口味。香味四溢后,我和弟弟就等着品尝。母亲很明白我们这两只“小馋猫”,差不多的时候,就让我们尝一尝咸淡。有了这个由头,我们便光明正大地吃上几口。

米浆在热锅里凝固成团后,颜色嫩绿,更光滑更细腻,还能拉出柔软的丝。母亲开始制作了,粉团搓成圆形后,一压,成了饼状。放入馅料,封口捏紧,按压一下花边,娴熟的手艺,不到一分钟,一个美美的清明馃便完成了。

我和弟弟自是没有母亲这般手艺,拿不出看家本领。但是我们有模具,一个个杂乱无章的粉团,在模具的魔力下,个个俊俏可爱。弟弟自豪地叫嚷着:卖清明馃了,卖清明馃了。逗得我和母亲笑得前仰后合。他还做了一只兔子,丑得很;而我做的鸟,他说像家里的鸭子。虽说,离开了模具的手艺,都是丑陋得没有食欲,但我们依然乐在此中。

晒干的莲叶,在清水的温润下,展开了它原来的面貌,只是颜色变得深沉了。母亲将它平铺在蒸锅之中,再放上一个个清明馃,入锅蒸上半小时,青蒿的脆嫩,莲叶的清新,馅料的肉香,令人垂涎三尺。滚烫的温度,狼吞虎咽的我们,害得母亲一个劲儿地劝道:慢点,管够!

母亲总能在合适的时节,用勤劳的双手,赋予我们大自然的美味。清明馃不仅仅是一道传统的美食,更是亲人间永恒的牵挂。而这一份无私的牵挂,无需华丽的辞藻、繁杂的仪式,只需一通电话的问候,便足以让人倍感温暖和幸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