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4版:科教卫

谱写稳步发展新篇章

——长春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瞿新明 本报记者 张鹤


近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勇立潮头的勇气、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抓实干的作风,绘就了励精图治的新气象,谱写了稳步发展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思政发展走在前

学校以党建为统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修订党委全体会议、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实施“三服务三提升”工程、杏林青马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工程、“五五”廉洁教育工程。建立起了“大思政”工作格局,牵头成立了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性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学校“杏林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走在全国高校前列,荣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了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实现全覆盖;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吉林省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1名辅导员荣获全国“最美辅导员”称号。

双向共育人才培养结硕果

长春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教师和学生双向人才共育,以“人才强校”战略布局,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引培用并举,不断壮大队伍,完善结构,提升质量。

2016年以来,学校获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58人次。聘任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为学校“双聘院士”;获评“国医大师”1人、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设岗位”1人、“全国名中医”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2人、“青年岐黄学者”1人。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各类人才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已逐渐建立起来。

除了重视对高层次人才的引培外,学校还把本、硕、博等各层次人才特色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省属高校领先水平,且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倍和6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增至134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增至689名。2019年,中医学专业1977级校友仝小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

三位一体教研医协同发展

多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齐头并进。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成效显著。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整改回访,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成为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现有本科专业23个,8个专业入选省特色高水平专业,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5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及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及优秀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总数位列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还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医学生分阶段学业综合测试、教考分离考试改革、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等,获评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示范校,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聚焦“四个面向”,高效聚集融合科技创新要素,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政产学研合作步伐,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389项,其中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在省属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名列前茅;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3个,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52项,获批授权专利83项;成立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代谢性疾病攻关团队成功入选国家5个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之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153项,部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其中,附属医院、中医学院在2019年度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第5,持续位列东北地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首位。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选派多名医务人员组建中医医疗队,先后奔赴武汉、吉林、舒兰、通化等地支援,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救治作用。医院党委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此外,附属医院不断加强院区布局,多个诊疗中心相继投入使用,还建成了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为全省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