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理论评论

让“绿领”人才在乡村“拔节生长”

浩 锐

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乡村建设的事业中去,激发全社会绿色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不断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更好更快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绿色经济持续释放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绿领”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相应的技能培训项目也陆续展开,不断助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绿领”人才的概念是由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的,是指长期扎根乡村,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用最实用的现代技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绿领”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必须强化队伍建设,更好激发其聪明才智,使其在乡村“拔节生长”,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让“绿领”人才在乡村“拔节生长”,需要更好去除人才成长的枷锁。当前,乡村建设的日新月异,对“绿领”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一方面,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高校应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引领,加快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造就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优质“绿领”人才。另一方面,“绿领人才”作为支撑乡村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整个人才队伍的核心和关键,要着力打造出一批包括“新农人”“‌新农匠”“‌新农商”“‌新头雁”“‌新导师”在内的新型人才,构筑起乡村汇聚人才智慧资源的“蓄水池”。

“尚贤之道,乃治国之本”。乡村振兴需要打通“绿领”人才流通障碍。乡村要拓宽人才引进的思路,在着力挖掘本土人才的同时,借助“联网+人才”等方式,加大“绿领”人才的引进力度。要立足乡村发展实际,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乡村建设的事业中去,激发全社会绿色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不断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更好更快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让“绿领人才”之花在乡村原野“竞相绽放”,还需要健全人才考评机制。“多几把尺子量人才”,人才才能“实至名归”。对于在乡村起主导作用的“绿领”人才,要破除唯职称、唯学历、唯论文、唯奖项等考评倾向,形成创新能力、质量、实效为导向的更加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机制,让能干事、干成事者被发现、被重用。要看人才的实际贡献,看科技成果的运用效果,注重其原创性与科学价值,以及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多种考评途径了解人才水平,助力人才将“一时成功”转化为“一世功成”。

乡村经济的发展,“绿领”人才的“加持”至关重要。不断厚植“绿领”人才成长的沃土,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实现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良性流转,就一定能为乡村经济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