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王庆黎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将其作为思政课教学及实践的生动教材,持续创新育人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革命理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充分挖掘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为筑牢青年学子精神信仰之基增智赋能。理想信念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百年大党历经沧桑依然风华正茂,饱经磨难始终生机勃勃,靠的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之中。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所留存的无数红色资源、形成的丰厚红色文化,饱含着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坚定其理想信念的最好营养剂。要在挖掘红色资源上狠下功夫,聚焦推进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依托资源优势,强化科学研究、时代阐释,在此基础上开展好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把真实历史场景打造成教学现场,把真实历史事件变成鲜活教材,引导师生深入了解红色基因的脉络与源流,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红色史实中去体悟和感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努力以史育人、以史鉴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让广大师生在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红色文化育人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红色资源及其蕴含的文化内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育人目标上具有契合性、教育内容上具有融通性,这些为依托思政课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同时还要认识到,挖掘和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效果、切实发挥学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重要路径。基于此,应进一步激活红色资源中的教育元素,持续深化思政教育内涵,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从中汲取力量,不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将其内化为优良的人格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推动将个人“小我”更好地融入祖国和民族发展的“大我”中,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时代新人。

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持续拓展育人空间和载体。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注重文化的浸润、感染和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有着直接影响,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会持续提升二者的育人功效。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努力营造红色氛围,把红色文化资源以多样化艺术手法和形象化表现形式融入学校建筑设施、文化景观、宣传平台、教学场所等场景中,让红色文化在校园随处可见,使学生在无形之中了解、认同红色文化,并持续得到精神滋养。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如以重要节庆、纪念日为契机,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宣讲比赛、红色书籍分享会、红色歌曲比赛等活动,以及构建青马研习社、红色文化社团、红色文化工作室等学习组织和载体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红色经典历史的学习热情,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红色资源育人机制方法,助力红色江山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强化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构建科学有效的育人机制和方法是重要一环。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形成学校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各负其责,各学院热切响应、主动配合的红色文化育人综合制度体系,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以及科研等不同领域中,促进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一体化推进。充分运用网络和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网络阵地上要始终坚持弘扬正能量、高唱主旋律的原则,整合媒介资源,利用多元化平台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故事,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身边红色文化,拉近与红色文化之间的距离。拓展实践教育途径,既帮助学生读“有字之书”,又引导其读“无字之书”,利用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等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参观学习。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现代、开放、鲜活的方式展现独特魅力,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继而引领学生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红色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新时代红色江山的合格守护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