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要闻

李艳:“巾帼能手”筑梦平凡岗位

本报记者 李婷 姜岸松

在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经常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的短发女工,像男同志一样爬管廊、扳阀门,穿梭在各种装置之间。她就是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吉林省首席技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一车间反应岗位主操作工李艳。

3月3日,李艳刚从北京参加会议回来,没顾上休息,就赶到车间,把自己在火车上整理好的数据录入到电脑里。李艳工作的加氢裂化装置有30多个大小塔罐,77台机泵设备、208个控制点、49个控制回路。她对这些数据都熟记于心,每年3000多次操作准确率都是100%,操作平稳率99.99%,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保证操作的高准确率,是实现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保障。2018年企业效益低迷,那时她就意识到,要确保整个装置的高准确率,就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新时代产业工人光埋头苦干不行,还要时刻关注前沿科技,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设定目标、大胆创新、提质增效。”

从2018年开始,她就开始制作“原料油比例,装置关键参数和产品质量对照表”。尽管这项记录枯燥、单调,数据量巨大,但她一直坚持,至今已记录30多万个参数。一开始,大家觉得她在做无用功。但她认为,只有把这些参数翔实记录下来,才能真正发现规律,实现精准操作。她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实现了精制柴油产品国Ⅳ、国V、国Ⅵ质量提升,使精制柴油的硫含量从350ppm降到100ppm,直至现在小于10ppm。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枯燥的事情。”李艳说,“我们追求操作平稳率的百分之百,就是追求炼化装置生产安全的百分之百,并通过精准操作和控制实现提质增效。”

2020年8月,李艳通过反复查找资料和逐项论证,完成了《优化分馏系统换热流程,降低加热炉负荷,节约燃料消耗》项目攻关,年可增效120万元。2021年,李艳与团队取得了《高压换热器结盐》等3项攻关成果。仅一项小技改项目《控制阻垢剂注入量,降低三剂成本》,就节约29.13万元。2022年,李艳和团队又攻克新课题《加氢装置如何优化分馏系统操作条件,实现精准切割最大程度提高乙烯原料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的收率》。难题解决后增效768.62万元,为吉林石化公司落实“减油增化”部署作出了贡献。

工作26年来,李艳一直坚守平凡岗位,以不凡的业绩诠释了巾帼匠心。“能把平凡工作做到一个很高标准,就是工匠精神。我干工作力求完美,会一直坚持。”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