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12版:文化

细说清代柳条边

周春玲

清朝一直视东北为龙兴重地,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尤其吉林地区,盛产人参、貂皮、鹿茸、东珠等贵重物产。其统治中心移至关内后,东北满族人口大量减少,经济萧条。时常有汉族等居民进入这一地区从事挖参、垦荒、狩猎等活动。清政府为了垄断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不被外族占据和开发,固存本族骑射尚武习俗,防止满族汉化,以保护满族发祥地为名,采取了严格的封禁政策,修建了柳条边(简称柳边、柳条边墙或条子边等),严禁汉族人和其他民族人进入。同时用以划定奉天、吉林两将军辖区和蒙古王公领地封禁界限。

柳条边因修建时间先后,有老边和新边之分。老边建于崇德三年至顺治十八年(1638年至1661年),历时23年,从今辽宁省凤凰城向北至开原,从开原再向南,直达山海关与长城相接修筑的边墙,被称为老边,即“盛京边墙”。全长950公里。

新边建于康熙九年至康熙二十年(1670年至1681年),历时11年,由宁古塔将军巴海主持修筑,从今辽宁省开原的威远堡起,经四平、公主岭、伊通、长春、九台至吉林市舒兰法特亮甲山修筑的边墙,被称为“新边”,即“吉林边墙”。全长343.01公里。

柳条边是用土堆成高、宽各3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柳条粗4寸、高6尺、埋入土内2尺、外余4尺。各柳条之间用绳连结,称为“插柳结绳”。在土堤外侧挖有深8尺、上宽8尺、底宽5尺的深壕,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深壕,其中壕内注满水与土堤并行,禁止行人私自入边。从整体上看,柳条边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被誉为“关东绿色长城”。

柳条边内墙外壕,有门、有台,沿线共设置168座边台(老边140座,新边28座)和20个边门(老边16座,新边4座),每个边门和边台均有官兵驻守,距离长春最近的是伊通边门,而九台则是当时新边上的重要边台。

伊通边门,又称一统门、易屯边门,是柳条边20个边门中,东数第二个边门。位于今长春市南20公里乐山镇同永春镇交界处以东新立城水库下面。伊通边门建有门楼一座,门楼高6米,宽6米,前后进深5米,以青砖红松木料,石料及灰色鱼鳞瓦构筑而成,房脊的东西两端及房檐四角均饰有兽形建筑鸱吻,门洞宽、高各2米,门洞过木上方正中悬书“伊通边门”长方立挂匾额,匾额的右上方写“吉林所属”,门楼的山墙与柳条边土堤相接,土堤很高,边壕很深,常存积水,边壕与门洞间架榆木板桥一座,中间是过道门洞仅可容大车一辆。防御衙门的牌子上写着:“衙门重地,国课攸关,有敢故违,定行究办”。边门两侧有耳房,一锁囚犯,一住巡差。每门设防御员、笔帖式、领催各1人,披甲兵各20人,壮丁若干人,以掌管边门启闭。稽查行人,催逼租税,植柳疏壕等事宜。

柳条边各边门之内设有边台,边台并不是民间传说的墩台和烽火台类的土台子,没有台,而是沿柳条边设置的区域性行政管理机构的驻地或守边人聚居点。各边台设千总3至4人、台丁150至200人不等。台丁是“由汉人入旗籍人充之,种地免征租税”,俗称“边台人”,用于看守、瞭望及对边墙进行维护等。

柳条边自东北至西南方向,经长春至伊通边门设有边台依次为:一台即头台位于吉林市地区舒兰市法特镇东6公里处头台村,二台位于吉林市地区舒兰市法特镇(法特哈边门)。长春市从三台起,三台位于长春市九台区上河湾镇三台村三台屯;四台位于九台区上河湾镇四台村;五台位于德惠市五台乡,边墙从九台区上河湾镇五台村穿过,称上河湾镇五台村为“小五台”;六台位于九台区城子街街道六台村;七台位于九台区城子街街道七台村;八台位于九台区苇子沟街道八台村;九台位于九台区九郊街道上台子屯;新边采取从一台排到十台,然后再重复从一台排到九台,称上十台、下九台。十台位于九台区东湖街道荆家村境内的饮马河西岸,称“饮马河台”也叫“头台”;十一台位于九台区东湖街道腰站村二台屯,称“二台子”;十二台位于长春二道区三道镇四合村东南盛家岗子和双阳区泉眼镇岗子村后屯交界处的后台屯,称“后台屯”;十三台位于长春净月街道小河台,称“小河台”;十四台位于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立城邢家台,称“邢家台”;十五台位于长春新立城水库内,即是伊通边门。全长171公里。

柳条边经公主岭市区域,进入伊通县境至赫尔苏边门,横贯长春地区公主岭市南部,经过公主岭市柳条边长25公里,设有二十家子边台1处,位于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镇(为赫尔苏边门东起第一个边台)。

清朝对东北封禁政策长达200余年。1667年之前,鼓励开拓。清朝初年,由于战争的破坏及清军入关后影响,东北地区人口锐减,呈现出“荒域废堡,败瓦残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景象。因此,清廷招抚各地流民出关参与开垦,许其居住并赐予土地。1667年至1740年,部分限制。1668年(康熙七年)开始,官府不再鼓励农民前往东北地区开垦,且柳条边逐渐成型。1740年至1792年,全面厉禁。清政府提出严格限制民人进入盛京地区等8条建策,成为厉行全面封禁纲领。1792年至1860年,禁中有驰。由于山东发生自然灾害,清政府允许并且鼓励灾民前往长城及柳条边外的东蒙及东北各地谋生,以分流难民潮。关内大批移民涌入东北,成为驰禁的开端。

1860年至1895年,局部开禁。清政府为开发东北,实行移民实边,进而增加税收、巩固边防,缓解土地矛盾,对封禁逐渐演变成局部开禁,柳条边及边门等逐渐失去作用。

1895年后,全面开禁。清政府虽然没有正式发布过废止对东北封禁的命令,但随着“禁中之禁”的盛京围场、吉林围场被放垦,以及一系列“放荒济用”政策的实施,尤其东清铁路通车以后,关内大量破产农民涌向东北各地,清政府设立州县进行管理。东北地区进入全面开禁时期,柳条边墙也随之被废弃。

长春境内的伊通边门在新边的4个边门中,因扼伊通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大量人员要从此边门进入长春,开荒种地。当时,伊通边门也是重要的储粮基地和运粮航道,因这里是伊通河中游,水运十分方便,所以伊通边门异常繁荣,成为关内人进入长春的桥头堡。

1800年,清政府为管理大批移民和土地,在吉林新边以外的蒙古王公驻牧地(长春堡境内伊通河东岸)设置长春厅。

1825年,长春厅搬到南关区西四道街附近。至此,伊通边门逐渐落寞。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修建蓄水工程,1958年新立城水库正式竣工。伊通边门便淹没在水下,成为柳条边文化留下的历史印迹。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