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民主法治

服务进地头 农户乐心头

——记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助农帮扶服务队”

本报记者 祖维晨

集安边境管理大队太平边境派出所“助农帮扶服务队”民警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辖区村民收割麦子。 郑博文 摄

每年春秋两季,在集安鸭绿江畔,都会有数支藏蓝色的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忙碌在江边田园,春耕秋收、送技入村、宣讲巡逻……他们走在群众身边,十余年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藏蓝色描绘乡村振兴最美画卷。他们就是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助农帮扶服务队”。

“小马,过几天收地了,还是你带队过来吗?”“对,还是我们几个负责咱们村,咱们今年尽量往前赶着干,千万别耽误了农时。”刘奶奶在自家庭院梨树下与民警马骏杰聊着天。刘奶奶是集安市江口村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务工。虽然老人不缺赡养费,但闲不住的她还是想种上几亩地。春耕秋收时节,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助农帮扶服务队”会主动帮助老人干农活、做家务,这一干就是5年。

丰收时节走进太平村,一串串红彤彤的五味子装扮着美丽的乡村,一颗颗水灵灵的葡萄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本是收获好时节,却成了很多村民的愁心季。由于村里青年劳动力少,加之农作物种类多且地域分散,每年秋收劳动力短缺成为现实难题,应季作物的收割和采摘成了村民们的苦恼。“助农帮扶服务队”再次出动,挽起袖子、扛起锄头、挥起镰刀、拿起扫把,忙碌在村里的田地里、农户家。

近日,“助农帮扶服务队”来到村民王敏家中,帮其收取粮食和经济作物。王敏的秋收“难题”得到了解决,原本20天的工期,不到10天就完成了,还省去了雇佣费用。

助春耕、保秋收只是“助农帮扶服务队”的基础工作,把新技术、新思想送入百姓家中,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好才是“助农帮扶服务队”的目标。“我当年结婚的时候,家里只有老父亲做的一对木箱子,我儿子结婚的时候,家具家电都齐全了。现在村里有的人家都买上第二茬小轿车了。”集安市江口村村民王大爷边说边轻抚着刚收完的五味子,陷入了回忆。

2012年,刚刚组建的“助农帮扶服务队”在走访中了解到,玉米、水稻、养猪等在全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但百姓一年到头忙不停也挣不到多少辛苦钱。为了让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助农帮扶服务队”在与村民的一次次交流中,思想也慢慢“活”了起来:守山吃山,守水吃水,不正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吗?于是,“助农帮扶服务队”针对辖区气候特点和临近鸭绿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一方面引入经济作物,把五味子、葡萄、榛子等单亩价值更高的农产品作为当地特产,提高每亩收益;一方面拓宽销售渠道,借助各大网络平台帮助农户广泛宣传,拓宽销路。起初,村民半信半疑,为便于大家理解接纳,“助农帮扶服务队”编了一段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江水孕鸭蛋,葡萄品牌立;科技新发展,经济大变换。王大爷便是首批通过新思路过上好日子的村民。

十余年来,“助农帮扶服务队”已为村民找到多条销路。从一对木箱到家电家具齐全,从草房木窗到砖瓦新房,从手拉肩扛到“第二茬”小轿车……王大爷和村民们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村里产业体系逐渐成熟,村民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与此同时,田间地头各类矛盾纠纷、山林遇险、财物丢失等案(事)件也偶有发生。为此,针对辖区村民民风淳朴、法律维权意识薄弱、合同意识不强等情况,“助农帮扶服务队”的民警们在加强界江一线巡逻执勤的同时,还会定期为村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宣传边境法规政策,切实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为打造幸福村屯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为了让农民的汗水有收获,我们将社会警务活动延伸到田间地头,坚持做到警力震慑、打防结合。辖区养参、种五味子、种葡萄的高产值地块都是我们巡逻踏查的重点区域。”太平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吕品一介绍道。

据了解,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共组建“助农帮扶服务队”10余支,由80余名民警组成,分布在10个乡镇的60余个行政村,最大限度满足了当地农户春种秋收期间的需求和期盼,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平安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各村村民都习惯称呼他们为“藏蓝贴心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