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6版:三农

放飞梦想富家乡

——记榆树市环城乡双鑫家庭农场农场主杨东新

本报记者 张力军

“80后”的杨东新,有一个梦想,就是要靠自己在黑土地上的诚实劳动,让自己增收致富,同时,让周围的乡亲们也走上致富路。

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

路从学中来——

2017年参加了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的学习;

2018年参加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的学习;

2019年参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创业培训班的学习;

2020年参加了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的学习。

通过学习,他明白了:搞农业要发展,必须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之路。2014年他牵头组建了合作社,2016年又成立了榆树市环城乡双鑫家庭农场。

他成长的榆树市环城乡卢家村,是最典型的农业村。想致富就得多种地,于是从自家的几十亩到承包100多亩,再到今年的600多亩耕地。种地也得讲科学。他根据不同地块、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大豆、玉米、高粱轮作,通过作物的轮作,保持、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发挥土壤的增产潜力,提高作物产量,获得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

在自己走上致富路的同时不忘乡亲们,他把学到的、看到的和亲身实践的先进农业知识传授给乡亲们,帮助乡亲们选用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传授自己种地的实践经验,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还为乡亲们联系质量好、价格优的农资,让他们得到实惠。

他购买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重点配备了先进的大型拖拉机、深松整地机械、大型精量播种机、免耕播种机、玉米收割机,解决乡亲们春耕生产和秋收的难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他积极响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号召,确立了以发展瓜菜为主的新思路。2020年他开始建设香瓜、蔬菜大棚,采取瓜菜轮作的方式,第一茬种植香瓜,第二茬种植蔬菜。由于他一心扑在大棚种植上,整天在大棚里观察瓜菜的长势情况,注意播种、施肥、用药防病的每个细节,他所种植的瓜菜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病虫害。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开始种植香瓜和蔬菜,卢家村掀起了种植大棚香瓜和蔬菜的高潮。

杨东新抓住这个时机,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大棚种植路子。他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亲自到大棚中去指导,由于大棚采取绿色种植,使用农家肥,不使用高效、剧毒农药及催熟剂,香瓜和蔬菜无公害,质量好,吃着放心,随摘随卖,新鲜度好,特别受到消费者青睐。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种植和销售技术,他充分利用镇村远程教育资源查找信息,虚心向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农民和专家求教,并经常外出了解市场行情,通过考察和学习,创新种植技术,改良种植品种,丰富销售市场,他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有了技术,就有了生产的武器和动力,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创新销售方式,采取驾车流动销售、公路沿线销售与电话配送等方式,扩大销售市场,用汗水实践着自己的诺言,用勤奋耕耘着自己的人生,在黑土地上放飞自己的梦想。

他的帮扶促进了乡亲们大棚种植香瓜和蔬菜的热情,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种植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香瓜和蔬菜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依托。

新时代造就新型农民,新时代成就新型的开拓者。杨东新表示,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开拓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和渠道,比如开辟网络直播带货等,把自己和乡亲们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各地,为身边的乡亲们发家致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