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2版:要闻

不负韶华 强国有我

——记2021年“新时代好少年”、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吕妙言

本报记者 张鹤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严肃庄重的仪式,铿锵有力的誓词,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热血沸腾,莫大的使命感充盈在每个人的心间。

对于领誓人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学生吕妙言来说,这种感受早已不是瞬间的记忆,而是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悟。在她看来,每一次的少先队入队仪式,都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小学时,我曾读过一本书《青春之歌》,书中的主人公林道静年纪轻轻就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书中传递出的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由衷地敬佩。”吕妙言说道。

就这样,一颗红色的种子在她的心底生了根、发了芽。

2017年,吕妙言凭借优异表现,通过竞选成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她深知责任重大,于是便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努力传承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校园里不断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吕妙言先后带领队员们制定了“知少先队史、承祖国未来”活动方案,组织策划了“爱我中华”主题班队会。她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这期间,我们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不清楚自己的任务,不知道如何执行。”吕妙言表示,这样的情况下,自己都会和队员们反复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于是,在她的带领下,队员们分工明确,条理清晰,共同组织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不仅增进了队员间的友谊,也让彼此共同成长进步。在大家的努力下,吕妙言所在中队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担任大队长的工作是十分忙碌的,吕妙言既要抓好自己的学习,又要组织策划好各项活动。虽然空闲时间有限,但她从不抱怨,而是积极乐观地努力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

这期间,她多次在中队开展的主题班会、辩论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上担任主持。

“每次活动前,吕妙言都会精心准备,查找各种资料,反复修改主持词,不断练习。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会虚心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校大队辅导员李冰深有感触地说。

虽然是大队长,但吕妙言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却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十分热心,乐于助人。

“一次活动中,我负责撰稿及演讲任务。但想到自己需要站在众多同学面前,就感到胆怯,甚至想放弃。”同学张梓涵回忆说。

发现她的不安情绪后,吕妙言利用放学时间带着她站在讲台上一遍遍地练习,耐心帮助她调整语速语调。最终,张梓涵克服了紧张情绪,顺利完成了演讲。

吕妙言还特别关注环保问题,多次带领同学们走进社区宣传环保知识,开展垃圾分类调研。在长春市少年先锋队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吕妙言提出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提案,倡导少先队员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成为一名记者。”当问及理想时,热爱阅读和写作的吕妙言答道。

作为省关工委授予的“筑梦红星小记者”,她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处走访,采访各类人群,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变化。

“每次采访前,妙言都会细致地准备提纲,还会根据实际采访情况深入补充提问。回到家后顾不上休息,一定要先把内容整理好,之后形成文章,并反复打磨。”吕妙言的妈妈赵艳辉笑着介绍道。

如今,吕妙言已先后发表了《美丽的家乡》《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巨变在身边》等数十篇优秀文章。疫情期间,她还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采访了身边的抗疫工作者,形成的作文也在学校师生间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不久前,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举办2021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向社会推出全国各地32名优秀少年的感人事迹。吕妙言荣获“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得知喜讯,吕妙言十分激动,但也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使命感也更强了,“这份荣誉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传播好青春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