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传承雷锋精神,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每一份业务办理、每一次群众互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便民、高效、温暖”的服务理念,用温情与专业让不动产登记成为连接群众的“纽带”。
为攻克群众办事的堵点,中心以“钉钉子”的韧劲推进流程再造。针对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痛点,中心打通税务、住建、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壁垒,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综窗服务模式,群众只需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所有相关手续的办理。“以前办证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真是省时又省心!”一位刚拿到产权证的市民感慨。
为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中心陆续开通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网上申请渠道以及不动产信息的网上查询功能,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响应,实现信息查询“指尖办”、业务申请“零跑腿”。为有查档需求的提供线上渠道即时办理,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奔波。
延伸服务触角,搭建“不动产+银行”“不动产+公积金”“不动产+公证”“不动产+法院”联动合作平台。打破了企业和群众“多地跑、折返跑”桎梏,创建了一件事一次办好绿色通道。实现了“随时办”“网上办”“掌上办”全天候服务体系。“没想到在银行签完贷款合同,顺便就把抵押登记办好了,效率太高了!”一位企业负责人称赞。
如今在中心,“暖心”“高效”成为群众口中的高频词。只要登记业务要件齐全即可当日申请当日办结,常规业务最快20分钟即可取证,实现当天业务100%全部受理完毕,发证率达100%。高效背后是无数细节的打磨,从缩短业务办理时限到加快登记流程,从推行“三员合一”(窗口受理员兼打证员、收费员)到建立“群众不离厅、窗口不打烊”机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作人员“挤”和“钻”的劲头。
在辽源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雷锋精神不仅是口号,更是一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行动自觉。
面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中心成立党员先锋队和上门服务队,打造上门服务员、业务讲解员、社区联络员“三员合一”工作模式。今年2月,一位93岁高龄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现场办理房产过户,工作人员带着相关资料主动上门办理,解决了老人心中的困扰。老人家属感激不已送上锦旗:“你们不仅办了证,更暖了我们的心!”
在便民服务区,无障碍通道、母婴休息室、轮椅、婴儿车、医用急救箱等设施一应俱全,失物招领处、自助查档机等细节设计更显贴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雷锋标兵岗”,工作人员化身“导航员”和“贴心人”,为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解答服务。
为了方便群众办理业务,中心相继推出“春节不打烊”“周末不休预约轮岗制”。实践工作中考虑到乡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村民、林农在办理集体土地宅基地、林权不动产登记证时面临诸多困难,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驻村及“送证下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暖人心聚民心,赢得群众的点赞。
多年来,中心积极投身社会公益,用爱心诠释雷锋精神内涵。完成党员“微心愿”并多次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志愿者们手持扫帚、铲子,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环境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 “雷锋传人” 的风采。
以优质服务“出圈”,辽源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曾获评吉林省“工人先锋号”、辽源市文明单位、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近日获评第二批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吴茗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