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吉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在产业升级。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较好,这是我们当前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也是赢得未来的底气所在、希望所在。但也要清醒看到,“一业独大、二人转”问题犹存,必须下足功夫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破局。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全力以赴做好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新活力。
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芽”。传统产业不是“低端产业”“落后产业”,只要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大块头”的潜能就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要加速传统产业转型,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促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汽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转型,做好石化“减油增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文章,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能够让发展的质量更高、速度更快、效益更好。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优势产业往往具有“虹吸效应”,一旦条件成熟就能够“乘风化龙”,吸引带动上下游连片、产业链延长。
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学会“换道超车”。在新赛道上迎头赶上、赢得主动,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结合我省基础优势,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低空装备等未来产业,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要抢抓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旺盛的契机,在壮大规模、延链补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培育一批大而强的领军企业。
无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无中生有”,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中生新”,都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绕不开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发力点,一项一项研究,一项一项突破,扎扎实实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评论员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