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兴:用鲜血浇灌人民幸福之花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时间:2024-11-14 06:37:00

76年前,四战四平战役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城市迎来新生。这场战役中,有一位影响深远的英雄,他就是马仁兴。

1945年10月,马仁兴率部到沈阳。东北局决定将马部扩编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称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一旅,马仁兴任旅长。在东北解放战场上,马仁兴率领这支部队,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从松辽大地到科尔沁草原,都深深印下了他们的足迹。

四平位于东北平原中部,是沟通南北满的咽喉要道,又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粮食集散地,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为了迟滞国民党军主力的北犯,争取更多时间建立东北根据地,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任命马仁兴为战场副总指挥,和总指挥钟伟一起率部于1946年3月15日从外围打响攻占四平的战斗,3月17日2时发起总攻,至10时结束。国民党“接收大员”及其网罗的3千余名敌伪残余和地主反动武装,除200名逃跑外,其余的全部被歼,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等人被活捉。此次战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国民党军快速北进的计划。

1946年4月上旬,国民党军新一军、七十一军从沈阳北上,沿途飞扬跋扈,嚣张气焰十足。当时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命令所部:“4月2日前必须拿下四平”。争夺四平的城下苦战已成定局。

马仁兴进城后兼任四平卫戍区司令员,面对强敌,他指挥若定。四平保卫战,从1946年4月16日敌军占领昌图县牤牛哨后正式打响。在四平人民的支援下,马仁兴率部同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抗击了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王牌”新一军33个昼夜的进攻。四平保卫战歼敌1.6万余人,战役结束当天,中共中央致电予以高度评价:“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的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四平保卫战之后,马仁兴率部队活跃在开通、瞻榆、开鲁地区,打击土匪,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建立地方政权,同时利用空隙时间开展练兵活动,提高部队战斗力。他带领部队每到一地即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1947年3月,保一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独立第一师,马仁兴任师长。时隔1年,我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主动发动强大的夏季攻势,马仁兴根据总部命令,率领独立一师由通辽以北舍伯图地区出发,迅速攻占了四平至齐齐哈尔铁路上的玻璃山、保康、茂林等地敌人据点,全歼了保康守敌。

1947年6月,马仁兴率全师参加异常残酷的四平攻坚战。当时的四平,被国民党守敌修得像“铁桶”一般。四平攻坚战第一阶段,我军调集7个师的兵力分3个方向发起总攻。马仁兴师从6月11日开始行动,平均每天打掉敌人1个据点,6月15日扫清外围并攻入城内。马仁兴亲率1个团,以迅速爆破、架梯、投弹相结合的打法,仅用15分钟就登上了城内制高点,打开了一条通向敌人“心脏”的突破口。

守敌的西部核心火力点设在市内一座大红楼里,红楼墙高壁厚,内有敌六二三团1000余人驻守,给我军前进造成巨大威胁。马仁兴把从报纸上看到的我军某部用爆炸歼敌奏效的方法用在这次攻坚战中。一声巨响,大红楼被团团浓烟淹没。大红楼北侧一角被炸塌,大部守敌被炸死和震昏,我军攻入楼内,全歼守敌。

就在战果不断扩大,穿越四平的长(春)大(连)线以西市区完全掌握在我军手中的时候,危险却突然降临。1947年6月23日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把残缺不全的四平城染成一片金黄。马仁兴吃过晚饭后,到师指挥所前观察战况,一颗流弹飞来,击中他的右胸,不幸牺牲,年仅43岁。

噩耗传来,长白林海哀鸣,辽河之水呜咽。

党给予马仁兴高度评价,辽吉省委决定追认马仁兴为辽吉功臣。七纵十九师为马仁兴举行了追悼会,这也是消灭反动派的动员会。1948年3月13日,四平收复战中,七纵十九师的指战员们高呼着“为马师长复仇”“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等口号攻进城内,马仁兴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最后解放了四平。1948年5月,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命令,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政府决定把四平最繁华的街道——道里四马路命名为仁兴路。

英雄事迹,可歌可泣。马仁兴这个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李娜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