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证丨6个小妙招 !夏季升补阳气并不难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时间:2023-07-07 14:05:06

中医讲“阳气不足百病生”,如果体内阳气缺失,那么身体素质也会一再而下,而想要激活体内阳气,现在炎热的夏季正好是最好的时间。现在流行的“晒后背补阳气”等方法到底对不对?怎样才是逼出体内寒湿之气,达到升阳目的的正确方式,记者日前采访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景洲教授。

求证专家

张景洲: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夏天留住阳气,三个误区要避免

张景洲:1.过度贪凉。包括每天吃很多的冰淇淋、成天待在空调房里等,虽然确实能图一时凉快,但是我们的身体喜温不喜凉,这么做容易造成寒气入体、淤积,驱散体内原有的阳气。

2.作息紊乱。夏季因为昼长夜短,所以很多人在白天的活动就会增多,哪怕是到了晚上也难以平复,照样打游戏,刷剧等等,这样就缩短了休息时间,长此以往,体内的阳气就会慢慢被消耗,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3.情绪不稳。人在高温之下容易变得烦躁,这个时候工作量增大的话,很多人就会压力剧增,出现情绪不稳,焦躁烦闷的状态。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引起失眠、神经衰弱等问题,还会使阳气无法贮存,导致阳虚。

二、6个小妙招有助升补阳气

张景洲:1.晒太阳。阳气是中医上的一种说法,之所以称之为“阳”,是因为它温暖、和煦,像阳光一样滋养着我们。所以,晒太阳是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最好的方式就是晒晒自己的背部,因为背部有三条主要的经络,分别是两条膀胱经以及一条督脉,晒一晒可以帮助排湿排毒,温和补阳。每天早上九点左右的阳光会比较好,一方面,阳光不算太强但也不弱,另一方面,九点左右的空气也比较清新,公园树林中的氧含量比较高,这时候去晒太阳正合适。

2.出汗。很多夏季缺失阳气的人,皮肤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气色变差,而且容易长疹子,还出油严重,这和体内的湿寒之气有关系。出汗不仅仅是我们被热的出汗,更是指通过运动,挥洒汗水。汗水会带走我们体内一部分的湿寒之气,帮助身体排毒。多出点汗后,会发现不仅皮肤变好了,而且出油问题和长痘、起疹子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不过夏季出汗也要适量,并且要注意及时补水,尤其是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也需要注意休养,谨防中暑。

3.吃姜。古人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在夏季吃生姜是自古就有的习惯。生姜性热,对于因为吃多了生冷食物,出现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吃点生姜不仅有助于中和寒气,更能帮助温胃健脾,化解湿气,有助于阳气的贮存和累积。不过,很多人会觉得生姜辛辣,不喜欢吃,其实也可以尝试把生姜切片之后,泡醋吃,削弱生姜的刺激性,改善口感,还有助于提升食欲。

4.保暖。夏季降暑是必要的,但是必要的保暖工作也不能少,比如说我们长时间待在空调间的时候,四肢会变得冰凉,这时候最好盖一层薄被,保留温度,在空调房工作的人也需要备一件薄外套,午睡的时候可以穿着。吃冷饮需要克制,少穿露脐装,而且夏季也应该多喝点温白开,给自己的身体注入热量,有助于留住阳气。

5.护住肾精。在高温夏季,肾精容易出现外泄,导致阳气不足,体虚等问题。可以尝试多吃点黑色的食物,比如说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因为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多吃黑色的食物有助于肾脏健康,维护阳气。

6.调节作息时间。夏季人的精力充沛,白昼又长,所以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熬夜。但是,夏季的睡眠时间也需要控制在7到8个小时,晚上11点前应该及时入睡,睡觉也不能够露着肚皮,尤其是在吹空调或者电风扇的时候,需要盖被子,防止寒邪之气入体。

除此之外,再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就是每天早起之后,用十指梳头,从前额一直梳到后脑勺,由中间往两侧延伸,每天循环200到300次,也可以帮助舒筋活络,生发阳气。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