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越到一线越有活力
来源:吉林日报
时间:2021-06-30 09:25:53

《乡村振兴促进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司法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未来两年,将围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着力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专项行动,包括乡村企业“法治体检”“公证进乡村”“千家鉴定机构进农村”等,为乡村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保障农民工、特殊群体、易返贫致贫户等困难群众获得优质法律援助。专项行动以保障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推动司法服务活动走进农村一线,在强化基层治理中让司法实践获得更充盈旺盛的生命力。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从根本上回答和破解“靠谁振兴、为谁振兴”这一基本问题。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在乡村振兴中,要求我们切实提升紧紧依靠农民、不断造福农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司法部的专项行动极具精准性,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出发,着眼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提升农民法治意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提供公证、鉴定等便利化服务;从司法实践出发,优化法律服务方式,助力乡村治理行稳致远。这些具体司法服务措施施行的落脚点是尊重农民意愿,以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保护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而汇聚起投身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为百姓提供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薄弱区域在农村,只有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才能进一步夯实法治社会的根基。要发挥学习、宣传的基础性作用,以懂法为导向、普法为目标,通过开展学习讲座、座谈会、以案说法等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知晓度,使群众了解常见问题的维权方式。尤其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给予群众优质的法律帮助,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法治在基层百姓的心底扎根,让面向广大农民的法律服务更加精准普惠,将“一站式”法律服务进行到底,用法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让法治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

强化司法实践的正向引导。法治乡村建设重点在培育全民法治观念。通过介绍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引人关注的、聚焦社会目光的司法案例,提高基层百姓的法治意识,引导人们对不法行为说不,强化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的信任和法治精神的信仰,促进全社会形成维护宪法权威、尊重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氛围。通过依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坚定不移地把法治乡村建设推向新阶段,进而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乡村建设之路。

厚植法治文化,为乡村治理注入持久活力。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护航乡村振兴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必然之举,而法治文化建设则是法治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为此要进一步厚植乡村的法治文化土壤,让法治文化“软实力”变成助推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打造法治队伍,推动送法下乡等,让广大干部群众在乡村治理中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将乡村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乡村法治化程度不断提升。坚持把法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并融入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让群众当好法治乡风的主角。

编辑:徐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