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开国中将梁兴初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保卫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吉林这片红色沃土与梁兴初将军有着深厚渊源,吉林人民对将军满怀崇敬与深情。4月24日至26日,梁兴初将军次子、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梁晓源,梁兴初将军长子、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副会长梁晓东一行走进白山松水,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深入开展捐赠、座谈、调研等活动。
4月24日,梁晓源一行来到长春,向吉林省博物院捐赠日伪针织刺绣“万岁”条幅。这件珍贵文物的捐赠,不仅丰富了博物院的藏品,更为研究东北沦陷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吉林省博物院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希望研究会继续支持相关纪念场馆和展厅建设,助力丰富藏品、提升展陈格次,让更多人通过文物感受历史的厚重。捐赠结束后,梁晓源一行在吉林省博物院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馆进行参观,进一步了解吉林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1946年6月蛟河的拉新战斗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梁兴初将军毫无惧色,率部全歼敌一个团和一个营,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猖狂北犯东进的嚣张气焰。4月25日,梁晓源一行抵达蛟河市,深入拉新战斗展馆开展调研。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详细了解拉新战斗的历史背景、激烈战斗过程及英烈事迹,仔细参观珍贵文献、实物和历史影像资料,全面回顾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峥嵘岁月。梁晓源对蛟河市在革命遗址保护、红色文化挖掘整理及传承弘扬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当地对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充分展现了历史厚重感与时代价值。他认为,蛟河市作为东北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应进一步强化红色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创新传播载体,让红色文化走进群众、走进青少年心中,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4月26日,梁晓源一行赴集安市,围绕抗美援朝红色历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及挖掘集安市作为抗美援朝重要战略通道和后援地的历史贡献开展调研。在集安鸭绿江国门景区,认真参观抗美援朝红色廊道,深情追忆梁兴初将军率领38军从集安渡过鸭绿江,第一批赴朝参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奇袭武陵桥、穿插三所里、血战松骨峰、突破“三八线”,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事迹。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示厅,梁晓源、梁晓东仔细了解项目规划及建设进展,对设计理念和展陈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调研中,原38军抗美援朝老兵刘吉庆将一封代笔信交到梁兴初将军后人手中,这一充满温情的举动,承载着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与传承红色精神的期许。
当日下午,梁晓源一行在集安市召开座谈会,听取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示厅项目建设、集安市作为“抗美援朝第一渡”及后援地的相关史实、守边护桥工作,以及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戍边文化等情况的汇报,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座谈交流。梁晓源表示,希望集安市深入挖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历史贡献、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突出“抗美援朝第一渡”的历史价值,打造特色品牌,创新传播方式,丰富文旅业态,真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此次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吉林之行,通过捐赠珍贵文物、开展多地红色历史调研、座谈交流会等形式,为吉林红色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对于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王秋月 李婷 周凇宇 李铭 孙鑫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