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朝闻天下》连发三篇报道聚焦吉林民营企业如何“破题”科技创新

  更新时间:2025-04-22 19:44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4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栏目连续推出三篇吉林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深度报道。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破题”“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破题”和“政府创投改革破题”三个方面,聚焦吉林省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科教资源,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玉米地里“长”出新材料 成果转化再破题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产业创新至关重要,但也面临诸多难题。国内一场行业瞩目的新材料交流会上,长春赛诺海思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民营企业,一下子推出了3款新产品。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短短两年多,核心技术接连突破,不是靠企业自己研发,而是有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那就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所研究员告诉记者,研制新材料产品的初始原料来自“玉米地”,而吉林正是玉米产业大省。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科研团队不断取得突破。

一根“丝”增值十倍 老企业跑出新赛道

新企业成长的同时,老工业基地里的一些老厂子,也搭上了产业创新的快车,在转型升级上探索破题的新思路。吉林化纤是家做人造丝起家的老厂子,现在做起了碳丝,也就是这两年热门的轻量化新材料——碳纤维。

碳纤维产业的崛起,在带动大企业转型的同时,也让小企业加快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位于梅河口市的吉林依华渔具股份有限公司,现在不光用碳纤维生产鱼竿,还用碳纤维生产滑雪杖、曲棍球杆等等。就在一季度,他们还接到了人形机器人结构件的新订单。

政府创投改革破题 七根细绳拧成一股粗绳

无论是产业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离不开资金的活水。吉林省在一季度提出目标,今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0%左右,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去,吉林省有七支创业类政府投资基金,分属于科学技术厅、教育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个条线的部门,单只基金的规模并不大,并且各自为战。那么,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一场“合七为一”的改革在摸索中推进。全新的吉林省省级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应运而生。记者了解到,原有的资金整合到新的基金里,政府还追加投入,一度的“小而散”逐渐变成“专而精”,相当于七根细绳子,拧成了一根粗绳子,将有限的资金形成合力,做大做强了政府投资基金的“蛋糕”,真正实现了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投。

不光是政府投资基金,一系列围绕创投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在加快破题。在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重大任务与省实验室处”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等新处室相继成立;吉林省首次把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的核心指标;全新的长白山、三江、吉光等3个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启动运行。今年一季度,吉林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06.5%。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马子惠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