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激发经济活力——我省以高质量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纪实

  更新时间:2025-04-15 07:43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2024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727.1亿元,连续五年居东北三省首位;贷款余额2.9万亿元,存款余额3.9万亿元;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9%,同比下降37个基点……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金融活,经济活。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全省金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金融系统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奋力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支持实体经济精准有力

“高度契合我们行业小额高频交易的特点,将融资和结算服务嵌入全流程交易环节,彻底解决了资金难题,同时随借随还的模式更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沉淀和融资成本。”吉林省宝奇智慧物流产业中心有限公司融资总监杜江对吉林银行的“吉运链”产品赞不绝口。

吉林省宝奇智慧物流产业中心有限公司是国内以科技赋能、专门从事网络货运这一新兴行业的龙头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极大地制约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杜江说。关键时刻,吉林银行为企业“雪中送炭”,目前“吉运链”累计投放贷款4.9亿元,单日最大投放近3000笔、金额近500万元。

“我们不断转变信贷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打造以‘产业+金融+科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构建围绕核心企业和产业生态伙伴的金融生态圈。截至3月末,累计建立29个生态链,实现业务投放44450笔,金额42亿元。吉林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也获得同业认可,‘吉运链’‘吉粮易贷’‘吉采链’产品案例接连入选《中国供应链金融年鉴》。”吉林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常琳说。

如今,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产品、金融服务新模式、新机制,正在为更多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省委金融办牵头实施金融领域率先突破行动,开展首贷拓展行动,2024年组织融资对接活动800余场,对接企业户数超1.9万户。推进“点对点”协调服务,积极帮助重点企业纾困,金额近220亿元。推动我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落地实施,目前已累计为6.2万户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贷款734.8亿元。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24年,我省科技型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2.7%、9.5%;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5.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

服务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2019年合作社打算扩大规模时,遇到了资金上的瓶颈,没有足够的抵押物,银行审批过不去。当时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了200万元的担保贷款。”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说。如今,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300公顷,年收入达400万元,比2019年整整翻了一番。

“作为我省唯一专注服务农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吉林农担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联动作用,致力于服务省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累计服务农业新型主体11万户,发放农业担保贷款超800亿元。经农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后,省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36%,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风险管控能力逐年提升,去年全国农担体系开展的风险评估评价工作中,吉林农担位列全国第三,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告诉记者。

广袤乡村是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放眼全省,金融机构聚焦粮食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资金保障、服务优化、产品创新等,2024年全省涉农贷款增速稳步提高,农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

资本市场涌动更强活力

2025年1月27日,亚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这是继1月正业生物、吉林天朗相继上市后,吉林省又新增一家A股首发上市公司。至此,我省资本市场首月实现3家企业境内、境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开门红”的历史最好开局,且全部为民营企业。

资本市场吉林“军团”不断壮大,得益于我省高度重视服务企业和上市培育工作。一直以来,我省把培育优质上市资源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吉翔”计划一体化举措,推动吉林省资本市场提质提速发展,吉企上市呈现梯次有序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吉林证监局与省委金融办依托吉林辖区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联合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多轮上市公司走访工作,直击上市公司发展难点痛点,制定解决方案,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统筹指挥下,全省金融形势总体稳定,牢牢守住了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底线。”省委金融办研究室主任谢鹏还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抓党建、促发展工作主线,坚持改革思维,确保今年在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争取金融服务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杨晓艳 叶爽 曲镜浔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