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就全省财政运行、财政体制改革等工作到省财政厅调研,并主持召开大财政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国务院部署,借鉴湖北省大财政体系建设经验,持续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各类财政性资金、资源、资产统筹,加快构建吉林特色大财政体系,充分激发财政资源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提供财政支撑。蔡东、刘伟参加有关活动。
胡玉亭来到省财政厅,详细了解惠民通平台建设运行情况,他指出,要坚持科技赋能,加强惠民资金规范管理,推动直达群众,守好惠民“钱袋子”。在察看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运行情况时,胡玉亭强调,要深化财政数据治理,推进“数字财政”建设,提升财政工作精准性、专业化水平。在了解全省零基预算改革推进情况后,胡玉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强预算提级审核,切实兜牢“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
胡玉亭主持召开大财政体系建设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大财政体系建设内涵、思路、目标、路径、机制,部署下步重点工作。他指出,过去一年,全省财政部门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体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要更好发挥财政系统优势,落实国务院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吉林省情实际,扎实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国有“三资”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胡玉亭强调,要突出有为政府作用,紧盯振兴发展战略需求,进一步强化财政系统的资源配置功能,准确把握大财政体系建设的实质内涵、目标任务,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加快财政资源盘活利用、优化配置,做到既不失管漏管、错位配置,也不低效配置、闲置浪费,最大限度发挥各类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胡玉亭指出,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特许经营权、不动产、土地等各类“三资”底数,开展好“确认、确权、确值”工作,界定功能属性,评估使用效益。要充分发挥“三资”效能,强化投入产出理念,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抓好资产收益考核,切实发挥“三资”应有价值。
胡玉亭强调,财政部门要能动履职,发挥统筹调控职能,加强探索研究,创新模式机制,复制可行经验,努力走出一条“三资”高效配置经营的新路子,确保吉林特色大财政体系今年初步建立试运行,两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刘帅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