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祭忠魂,薪火相传继赤忱。
清明将至,白山松水,春寒未褪。杨靖宇烈士陵园内,青松傲立,翠柏长青,浩气长存。4月3日上午,吉林省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在这片英雄长眠之地庄严举行,700余名各界代表怀着无限敬仰之情,共同祭奠英烈,缅怀英雄功绩,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步入陵园,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巍然矗立,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凝视着这片他用生命捍卫的土地。铜像四周,礼兵肃立,守护英灵。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在清冽春风中更显肃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上午11时,在雄壮高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仪式正式开始,全体人员以最深切的哀思缅怀先烈,以最真挚的情怀铭记历史,以最坚定的信念传承“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
当国歌唱毕,全场肃立默哀的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只有春风拂过松柏的沙沙声,像是轻声诉说那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杨靖宇将军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盛世。作为一线的带兵人,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武警吉林总队通化支队某部参谋王丹晖激动地说。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民族英雄。1932年,杨靖宇受党派遣开始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松水之间,以钢铁意志在绝境中生存、以必胜信念在绝地中反击、以死战精神在绝域中战斗。为捍卫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东北抗联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熔铸成吉林人民血脉永续、根基永固、精神永存的强大基因。
杨靖宇烈士后人代表马继志站在铜像前,声音微微发颤:“每一次来到这里我的心情都十分激动,仿佛穿越时空,看见爷爷在林海雪原中浴血奋战的身影。抗联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照亮未来的明灯。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成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
铭记,是为了传承不朽的精神基因;纪念,是为了凝聚奋进的磅礴力量。
以鲜花寄哀思、丹心传薪火,通化市东昌区基层干部曹蕊追忆那段气壮山河的抗联岁月,目光坚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生在新时代,肩负着自己的使命任务。以杨靖宇将军的革命精神为指引,我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要从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努力学习,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红色基因在通化市靖宇中学学生杨其昊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李铭 孙鑫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