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丨大力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更新时间:2025-03-31 07:29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注重同东北地区其他省份的协同联动,形成融合发展的格局。”新时代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是以长春市为中心,从区域协调、生态环保、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城市特色以及东北亚国际形势等多个角度,强化城市资源整合和跨区域产业协作,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交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旨在构建核心引领、层次推进、协调联动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新时代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振兴的重大引领性工程。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担负职责使命,加快明确推进落实机制,以更大力度推动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系统把握党和国家对都市圈建设的工作要求,立足“国之大者”,找准发展定位,明晰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基础和特色,把脉发展问题,加快修编和完善《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指导理念、目标定位、价值原则、战略重点和务实举措,着力将长春市打造成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汽车城、现代农业城、“双碳”示范城、科技创新城、新兴消费城、文化创意城。要坚持统筹思维,推动协调发展,把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与“十五五”规划谋划结合起来,与推动永春生物医药城、北湖未来科学城建设、县域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形成“一核双城两轴”的空间布局,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的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航的产业发展布局。都市圈建设关键在一体化,基础在交通互联。要进一步统筹推进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当前城市空间格局为基础,补强城市群内部城际通道,提升对外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能力,建设区域性现代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赋能强基。

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备的长春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必须立足发展实际,全面激发改革、科技、文化等方面动力,着力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以此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优化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制定和完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改善地区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为推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绿色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优化都市圈产业结构。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联合,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都市圈传统产业,重视科技、数据、关系三大增量型新要素对转型发展的关键作用,促进都市圈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制造创新型转化;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优势产业发展步伐,以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高铁、地铁、轻轨动车组等为引领,积极谋划和打造若干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积极构建集研发创新、金融服务、人力资源、会展营销、物流商贸、影视文创、冰雪旅游、教育医疗等为一体的区域性服务业集聚中心;大力发展数字服务业,积极进军远程医疗、数字教育、大数据等新的领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壮大光电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智能装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以及以电影、动漫、游戏、沉浸式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工业化新产业,持续深化区域产业的配套协同集聚,进一步提高发展动能。

借鉴有益经验,注重协同联动,构建融合发展的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要坚持解放思想,学习和汲取国内外大城市都市圈建设有益经验,精准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融入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格局,不断汇聚协同发展合力。立足吉林省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建立健全省际合作机制,加强与东北地区其他省区的对接合作和融合联动,推进地区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高效联通;积极推动“1圈3区4带”建设,加强同延珲、通白、白洮区的协同联动,促进区域产业链协同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强大的发展网络,助推吉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释放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开放引领动能,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北线、中蒙俄走廊重要节点城市经济合作,保障“长满欧”“长珲欧”国际货运班列稳定运行,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联通国际大循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持续释放区域协同发展活力。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郗厚军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