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中车长客国铁事业部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探秘之旅”。20名来自吉林省孤儿学校“长客爱心班”的学子,与“长客大姐”志愿者团队携手走进高铁制造基地,共同开启了一场科技启蒙与爱心传承的深度对话。
作为中车长客女职工志愿者的昵称,“长客大姐”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为500余人的专业团队。这个以“服务企业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为宗旨的志愿品牌,十余年间足迹遍布全国48个高铁售后服务站,用柔肩担起社会责任,用爱心铸就时代符号。
当天中午,身着一袭白色工装的15位“长客大姐”早早守候在厂区门口。当载着孩子们的大巴驶入时,“高铁为什么能跑这么快?”“复兴号有多少个车轮?”的童声提问此起彼伏。志愿者们以通俗易懂的解答,在通往制造基地的途中悄然播撒着科技种子。
在高铁试验线上,孩子们获得了试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的珍贵体验。他们好奇地触摸座椅调节按钮,模仿乘务员进行播报。大国工匠罗昭强现场讲述了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奋斗史。
“要把每项操作做到极致,因为高铁承载着万千乘客的安全。”这位首席操作师的谆谆教诲,让一位小朋友当场立下“我要当工程师,造出更快的高铁!”的志向。
移步主会场内,在“长客大姐”的指导下,孩子们用流动的糖浆勾勒出高铁轮廓,绘制出“长客爱心号”糖画。在一幅长达7米的画卷创作中,稚嫩的笔触描绘出蓝天下的飞驰列车。绘画完毕,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车集团党委常委、财务总监李铮向孩子们赠送了复兴号高铁模型礼物,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随后,8名小小红色宣讲员接过聘书,正式成为中车长客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宣讲员。2021年11月,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依托于此,“长客大姐”组建了以高铁工人姚智慧、蔚琼君等为代表的“芳华”红色宣讲团,同时,宣讲团延伸组建了由员工子女担当宣讲员的“高铁梦”小小红色宣讲团,在颗颗童心内根植热爱的种子。
中国中车首位女性大国工匠培育对象王洪潇为孩子们带来开学第一课。她通过动画演示,向孩子们讲解密高铁技术,当讲到“复兴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全场爆发出自豪的欢呼。“今天你们是乘客,明天可以是设计师、工程师!”王洪潇的寄语点燃了无数童真梦想。
自2015年启动“长客爱心班”,这场爱心长跑迎来了十周年里程碑。从寒冬羽绒服到毕业礼服,从儿童节蛋糕到职业启蒙,中车长客用温暖守候,让莘莘学子树立起高铁梦想。
当童真梦想邂逅大国工匠,当爱心传递碰撞科技创新,这场融合科技探索与人文关怀的公益活动,不仅展现了中车长客的硬核制造实力,更为中国高铁这张亮丽名片的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何泽溟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