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晚景。 赵冬 摄
殷殷嘱托,激发振兴斗志;深情话语,激励实干担当。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在梅河口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从自身工作出发,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奋力谱写吉林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的梅城新篇章。
激发招商引资“新动能” 赋能经济发展“加速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新区作为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十四五’以来,累计实现工业产值358.8亿元。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的75.87%。”梅河口市副市长、高新区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孙士岩说。
今年,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市的80%,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倍增长,推进总投资18.65亿元的化工园区等十大重点项目落地落实,确保项目达产后实现“亩均投资超180万元、产值破500万元、税收超34万元”的效益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晰了路线图,让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梅河新区(梅河口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房亮说,发改局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应立足本职担使命,积极作为勇争先。
2024年,梅河口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总投资313.36亿元。房亮表示,今年梅河口将强化政策承接落实和项目谋划储备,最大限度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化开放合作,推进“甬梅合作区”建设,引进承接更多优质项目,统筹经济运行,奋力实现“开门红”“年年红”。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2024年,梅河新区农业总产值41.74亿元,粮食总产量14.7亿斤。“今年,我们将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8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亿斤以上。”梅河口市副市长、梅河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光说。
霍光表示,梅河口将加快推进牛世界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及耘垦集团肉鸡屠宰深加工项目建设,确保全年肉牛屠宰量达到5万头以上,肉鸡出栏量超过1000万只。围绕果仁、人参、大米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梅河大米、梅河蓝龙虾等土特产品牌,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梅河新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助力梅城城市品牌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
2024年,梅河口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模式,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今年,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思变、思进、思发展’理念,推动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梅河新区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瞿鹏说。要深化“文化+”战略,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艺作品创作,丰富文化艺术展览展示活动,办好品牌文化活动,突出民族特色,提升文化体验;做好“体育+”文章,培育体育产业新动能;突出冰雪主题,丰富群众性冰雪运动,将“北纬43°金冬滑冰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网红滑冰场。
瞿鹏表示,今年将加快推进中共中央东北局会议会址、梅河口火车站和彭真居住地等文遗资源保护利用;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研学等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深化文体旅商跨界联动,助力城市品牌升级,为推动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文体力量。
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方式 解决民生领域难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党工委书记梁浩说:“我们将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和完善基层治理工作方式方法,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等活动,依托党群服务阵地,为居民提供全程代理代办服务,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宜居街道,助力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王耀辉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