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是一个认识动物的“学校”。
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观察自然形成了日历和年的纪年方式,其中就包括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种动物与人们的属相相对应,因此形成了每到过年时,人们都会对自己的生活、整个自然界,包括人在内的生命进行一次深刻的概括和亲切的记载,留给我们的是对生活中不断认知的一种文化存在,使我们理解到了动物与年的关系。
动物与年的关系深深地展示了人们对自然、文化和年的认知。
人在过年中不但对自己有所记载,也把动物纳入到对年的记载当中,可见年是在回顾动物和人的关系的记载,是重要的一种人与动物的文化,也说明了中国年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生命性。初一是鸡的日子,初二是狗的日子,初三是猪的日子,初四是羊的日子,初五是牛的日子,初六是马的日子,初七才是人的日子。由此可见,中国的年人们不但用十二生肖来纪年,而且还把家畜定位在过年当中的一个特定日子,成为它们的“年”,也是它们的日子。
初一是鸡的日子,鸡每天与人们相处,过年的时候,人们也要给鸡窝贴上对联。而且鸡的对联十分有趣,如“金鸡啼鸣早,人勤土发暄”。同样,猪圈、牛棚、马棚等也要贴上对联,对联内容往往寓意吉祥,如“肥猪满圈”“车走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等。
从过年的对联和动物生活的环境,以及人所约定俗成的过年中的日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年中对动物关切的民俗,表达了人们对动物的尊重、理解和歌颂。
除了给动物的窝圈贴对联外,连粮食垛子、苞米篓子、屋里的水缸、门口都要贴上福字。贴福字也是很有趣的事情。院内的福字可以倒贴,寓意“福到了”,但门口的福字必须正贴,寓意“福的到来”。如果门口的福字倒贴了,就说明没接住“福”。
过年时,人与动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年俗文化,这是人们千百年来的创意。这种创意来源于人们在一年中不但感谢人的努力,也感谢动物的付出。过年的时候,人们会给牛、马、猪等动物加细料,给它们一些好吃的。人们讲“老牛老马忙一年了,人改善生活,也给动物们改善生活。”
这些用动物纪年和给动物改善生活的习俗,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中国年深深的内涵。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本报记者 郭悦 整理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