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手册背后的“效率变革”

  更新时间:2025-02-05 07:27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大年初一,零下20℃的吉林石化厂区内,寒风裹挟着机器的轰鸣声,与远处传来的鞭炮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新春交响曲”。

建修公司东部检修车间维修九班班长崔岩紧了紧安全帽,手中的测温枪在机组上划过一道弧线,显示屏上的数字在低温中显得格外清晰。“振动值正常,温度达标!”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用对讲机向控制室汇报。在他身后,班组员工正举着手电筒,俯身检查管廊下方的法兰密封点,手电光束在钢铁森林中忽明忽暗,像一串跳动的星火。

“设备不会过年,巡检就得像绣花。”崔岩手中,有一本微微泛黄的《检修任务分配手册》。这本小小手册,不仅帮助他把各项任务分配到位,还记录着另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2019年,崔岩担任建修公司东部检修车间维修九班班长,发现大型设备检修中存在“窝工待料”的情况。班长一人指挥,班组成员责任不清,“说到哪干哪,干到哪算哪”,影响了检修效率。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从技术入手不够,要触碰更深层的因素。”崔岩花了三个月,天天蹲点记录,将裂解气压缩机组的325个关键点拆解成“任务树”,最终编制出了一本《检修任务分配手册》,将检修项目、注意事项、使用工具逐一细化落实到人,确保责任清、任务明确。

此外,崔岩还建起一整套设备检修电子信息库,按照不同装置、单元、位号进行分类,将检修过的设备信息收集起来,形成“一机一码”。检修人员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提前了解设备基本信息、使用工具和注意事项,大幅提高了检修效率。

2024年,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奋战正酣,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举措纷纷落地。339亿元投资撬动了28套炼油化工装置新(改)建工程。随着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被跨越,部分装置已实现中交并转入生产试车,离功成之时已越来越近。

为确保转型升级项目顺利冲刺,吉林石化开展了全区大检修。在这一过程中,崔岩编制的《检修任务分配手册》发挥了巨大作用,他负责的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325个关键点提前5天完成检修,检修质量全部达标,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夜色更深,走在厂区的路灯下,崔岩的对讲机里传来通报:“所有装置运行参数正常!”此刻,挂雪的树枝被焰火映出多彩的颜色,原料在新铺设的管线里奔涌向前。春天的脚步渐近,在这片钢铁森林中,一场关乎生存与超越的变革正开启新的篇章。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本报记者 华泰来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