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从全省医疗资源布局、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等方面,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在11月25日举行的贯彻落实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春达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解答。
在规划布局方面。统筹全省医疗卫生资源,构建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支撑、以市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重点专科机构为补充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创建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吉林省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重点疾病专科薄弱、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等问题,积极引进优质国家级医疗资源,同步推动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吉林省,启动建设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二是完善中西医协同布局。依托省级中医院,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依托西医综合医院,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发挥好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突出名科、名医、名药,建设4所地市级中医特色重点中医院,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布局。三是强化重点专科补短板。突出呼吸、感染专科能力,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提高吉林省应对突发疫情能力;突出创伤、重症专科能力,建设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提高吉林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水平;突出妇产、儿科专科能力,建设省级高水平妇产科、儿科综合诊治中心,支撑生育率提升行动;突出心理和精神卫生专科,建好1所省级精神专科医院,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在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挖掘各方资源,强化要素保障,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创造条件。一是制定出台专门政策。制定《吉林省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政策清单》,分别从土地、资金、编制、科研、人才等方面,共出台22条具体政策,推进吉林省争创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是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十四五”以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1.86亿元,支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3个;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4.43亿元,支持县域医共体等项目5个。共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35.75亿元,支持全省医疗卫生项目186个。第三,在项目建设方面。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共同谋划和组织实施受惠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为构建吉林省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搭建好载体和平台。目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6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依托吉林市中心医院、通化市中心医院、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建设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突出创伤、卒中、胸疼、孕产妇、儿童“五大中心”,项目计划于2025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将大幅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成功申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库。遴选推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承建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等。
张春达表示,下一步,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再落户吉林,加快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逐步完善市县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设备,补齐各类专科医疗机构短板,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优质医疗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和公平性,更好满足全省人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所盼所需。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曲镜浔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