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项目“硬支撑” 点燃投资“强引擎”——我省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解读

  更新时间:2024-08-11 09:53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投资一直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全省投资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5个月增速均在6%以上,上半年投资增长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彰显了全省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

“作为全省投资主管部门,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用足用好多重政策机遇,高质高效推进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投资是驾辕之马,项目是定海神针。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坚持谋定后动、快推快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拉动大规模投资加快形成更多实物量。

炎炎夏日,吉林化纤1万吨超细旦连续纺长丝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将产品打包装箱,源源不断地发往销售终端。

1万吨超细旦连续纺长丝项目采用吉林化纤自有技术,是人造丝板块继续向“连续化、细旦化、大型化、匀质化”升级延伸的又一重大举措。该项目分三期进行,去年8月土建施工,10月末完成暖封闭。

“从今年3月份起,吉林化纤每月都将有项目开车投产!”吉林化纤股份公司设备能源处处长付洪瑞介绍,吉林化纤全年计划投资52.1亿元,谋划续建、新建年产10万吨烧碱、5万吨人造丝等14个项目,向着总量再翻番的目标加快迈进,进一步巩固吉林化纤腈纶板块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扩大有效投资,重在“服务”二字。积极解决项目难点堵点,是吉林化纤重点项目“加速度”的强大后盾。

为保证吉林化纤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吉林经开区建立驻企服务机制,设立服务化纤集团办公室,选派优秀干部驻点服务,推动反馈诉求一日内受理、两日内提出解决方案、三日内召开二级联席会议,全力高质高效化解难题。建立捆绑招商机制,指派职能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碳纤维制品招商引资、产业孵化等工作,紧盯泛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靶向驻点招商。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吉林碳谷碳纤维研究院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拓空间保发展工作机制,主动协调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调整城镇开发边界,为承载拟实施项目、建设碳纤维产业园腾出空间。

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我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

今年,全省计划实施10亿元以上项目488个,较去年增加35个;百亿级项目31个,较去年增加11个。百亿级项目中,奥迪一汽PPE、吉化转型升级等15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上海电气、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等7个新项目已开工建设。

持之以恒狠抓项目建设,激发投资活力,吸引和带动了更多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

发展的脚步不停,如何“更好”永远是省委、省政府思考的方向。为抢抓发展机遇,用足用好政策,我省大力争取资金支持。

据了解,今年已争取到位增发国债额度367亿元,预计争取超长期国债资金240亿元以上(已到位208.7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120亿元左右(已到位79亿元),这都将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另外,上半年全省投资呈现的另一大特点是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

全省产业投资增长17%,高于全部投资10.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51%,较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对我省发展而言,优化投资结构,意味着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大水漫灌”,让投资更加精准、有效。仅以制造业为例,在全省产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达2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

汽车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眼下,正值企业开足马力,工厂加劲生产的好时节。走进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辆辆物料小车有序穿行,一个个机械手臂来回挥舞,技术蓝领熟练地调试着设备……各个智能生产环节“人机合一”,紧张忙碌。自2月2日正式投产以来,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经制造完成了两万余支电芯。目前,产品已顺利通过各项试验测试,产线正在有序生产,产能稳步提升。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也有亮眼表现。3月21日,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试验线上成功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标志着中车长客在氢能动力轨道交通领域取得新突破。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量增长16.2%;轨道客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9.2%,其中动车组同比增长57.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一个个投资项目的背后,正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发力,构筑坚实经济发展“底盘”的决心。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邱国强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