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作者:董 健   更新时间:2024-06-03 09:32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记忆的“活化石”,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和期盼。我国是非遗大国,从传统技艺到传统礼仪、节庆,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它们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推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统一思想、意志和行动,在共同理想、共同精神、共同价值的指引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科学认识非遗对文化软实力打造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其中蕴积的丰富文化记忆、人文印记、精神动力和智慧精义及构建民族共同体甚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与价值,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面向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持续推动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在开辟与守护精神栖居地的同时,充分释放其文化魅力和影响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强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形成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确定的保护非遗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一切文化形态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非遗文化内涵与价值的阐释、提炼和表达,需要通过形式和美学上的创新才能得以传播,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应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角度出发,以新技术、新形式和现代方式来表达、传播、保护非遗,努力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作用,培育一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网红品牌,把传统非遗中契合当代社会需要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展现出来,用鲜活的形式激活非遗的生命力。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从源头上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数字化保护、传承、应用和发展,使非遗传播更有质感、更具温度、更好引发共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心中、尤其是深入年轻人心灵。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破圈”出彩。非遗是“诗”,旅游是“远方”。近年来旅游已逐渐成为大众新的生活追求和方式,能够为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释放其文化价值提供有效实践和应用场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既是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将“诗”带向“远方”、实现诗意生活的重要方式。要立足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融合发展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百姓乐于接受的日常形式展示非遗文化,激活其“价值基因”,展开“生活场景”,让非遗在与旅游的全面“碰撞”中散发出更耀眼的光彩。以生活生产方式活化为基础,强化“文”“旅”体验,着力推出更多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让游客在身临其境中品味非遗魅力。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让古老的传统工艺、传统文化重现活力和风韵。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非遗扬帆出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海外传播是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传播中具有特殊优势,因其至今仍保持“活性”,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它表现形式的直观性、生态性和对传统文化发展成就、经验所具有的共通性,使其能够跨越文化传播的障碍,获得海外观众的欢迎与共鸣。应鼓励更多非遗传承人拥抱新设计、新平台、新市场,努力为非遗产品开拓出海渠道、争取更多应用场景,让中国非遗更好地融入世界人民生活。积极创新非遗品牌、更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非遗故事,推动其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者与讲述者,让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进一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加强国际文化专家队伍建设和中外智库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引导海外侨胞、出国留学人员等积极开展我国非遗的宣传推广,通过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等形式,向国际社会宣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看见“中国之美”、欣赏“中国之美”、认同“中国之美”,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董 健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