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付3万元打水井,保障村民在大年三十前吃上干净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自掏腰包20万元投入木耳等特色产业;帮助聋哑人办理残疾证、争取养老补贴……
在通化县西江镇岔信村,有这么一位赢得全体村民好口碑的第一书记。他,就是张全财。
对党有信仰,对农村有情怀,对黑土地有担当。今年67岁的张全财2014年从通化县人大常委会原办公室主任、党组副书记职务上退休,凭借着在乡镇、计生、林业等多个部门从事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2016年7月,他被选派到岔信村任第一书记。
奉献余热5整年,岔信村班子队伍团结一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过硬支部筑牢红色堡垒
“以前的岔信村村班子战斗力不强,工作时常不在状态,村里很多工作推进缓慢,信访矛盾突出。”张全财认为,人的思想进步了,工作才能有干劲。到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带头学习和落实相关制度,解决思想问题。
当过多年“一把手”,张全财善于做思想工作。他利用这一优势,给村班子成员和党员上党课,组织党员开展积极向上的党组织活动,走遍每户村民家,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为群众解难题。
张全财注重培养后备力量,经过历练,两名后备人才被选入村班子。新一届班子团结和谐,战斗力强,群众反响极好。村里一些退休干部在他的带动下,主动申请到村里担任会计等职务,为村民服务。经过努力,岔信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张全财也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致富项目根植特色产业
受地势影响,岔信村多年来以种植玉米为主,没有致富项目,曾流传着“岔信村是漏底河,平地少来山地多,种大苞米不挣钱,要想致富没有辙”的顺口溜。
那时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收入,除了包保单位帮助建了一个简陋的村部外,没有一亩机动田、一亩林地、一点资产,而且欠债200多万元。
面对村里实际状况,张全财把班子成员召集在一起,分析村情、商讨发展。随后,组织村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共计140余人,到辽宁省桓仁县五里甸镇老黑山村参观学习,创新采取“两委+两社+公司+农户”模式,组织成立“通化县果香平欧大榛子专业合作社”。经过多方协调,筹集苗木资金350万元,发展平欧大榛子4200多亩,辐射9个村400多户。成果后,榛农每亩年收益约5000元。2021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益达20万元。
张全财还协调资金560万元,用于大榛子深加工项目,该项目被纳入镇“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
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把曾经的顺口溜改成了:“村里成立合作社,一亩榛子5000多,一茬受益30年,百姓心里乐呵呵”。
环境整治扮靓村容村貌
过去的岔信村环境卫生状况十分恶劣,改善“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刻不容缓。
了解民意,征求意见。张全财提出建设“水乡风韵、花果香村”的目标,协调资金200万元,对全村的边沟、围墙、住房、仓房统一进行改造,打造水乡文化广场、船型广场、“水乡第一泉”等场所和景点。
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他组织村班子和党员群众对村部进行了改造,拓宽了广场,更换了门窗和琉璃瓦,建设了村部花园广场,并在广场旁的山坡上打造了一处“长白山植物园”,在园内栽植各类树木1200余棵。
如今,在张全财的带动下,岔信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幅“江南风韵画雕墙,船舶扬帆正远航,水车滚滚财运旺,喜鹊迎宾掠水乡”的美好景象已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