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作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如期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王相民表示,生态强省不仅强在有绿水青山的外表,而且强在有清洁低碳能源供应的内在,所以生态强省必然是清洁能源大省,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建设清洁能源大省的重要内容。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围绕加快建设生态强省以及“30·60”双碳目标,全省能源系统将有怎样的打法,又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我省清洁能源发展?省能源局局长王相民对此进行了解读。
当前,省能源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推进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落实“11125”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即“一个基地、一条通道、一条产业链,两个园区,五大工程”。
一个基地——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全力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打造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省内消纳基地、新能源外送基地、新能源转化(制氢)基地,形成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建设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一条通道——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积极推进以我省西部为起点的“吉电南送”特高压外送通道,将我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京津冀鲁豫江浙沪)等电力负荷中心,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一条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氢能制备、储能技术、动力电池等装备制造业,延伸发展其他配套装备制造业,打造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建成相对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两个园区——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依托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优势,采取新能源直供园区用电,打造“新能源+储能+局域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推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园区内企业用能绿色、管理智能、电价优惠的目标,破解我省用电总量小、电价高等难题,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园区,扩大我省用电总量,促进新能源消纳;
五大工程——有序推动生物质能源利用工程,开展生物质发电、供暖、制气等多元化利用,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实施抽水蓄能建设工程,形成千万千瓦级装机规模,提升东北地区应急调峰能力。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两基地,一走廊”,即长春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业应用基地,白城国家级“绿氢”规模化供应基地,“长春—白城”氢能走廊。开展电能替代工程,通过推广电能清洁供暖,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等措施,扩大用电总量,提高电气化水平。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稳定村集体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王相民还提到,打造“陆上风光三峡”是建设清洁能源大省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意义重大。
王相民介绍,“我省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资源,西部风光资源加在一起可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瓦,而目前我们仅仅开发8%、920万千瓦左右,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吉林自己的‘陆上风光三峡工程’。”
“‘陆上风光三峡’的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要达到新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到2030年时,装机规模目标为6000多万千瓦,这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好地实现。”王相民介绍,我省目前新能源装机为920万千瓦,其中风电582万千瓦,光伏338万千瓦,在建的近600万千瓦。“今年在建风电装机是之前近20年的总和,这意味着我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处于加速期。”
下一步,省能源局将通过“内引外通”做大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内引”即对内招商引资,通过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增加省内用电量,从而增强新能源省内的消纳能力。“外通”即打通特高压对外通道,把清洁电力送到华北、华东,使我省电力为其服务,从而扩大我省新能源发电应用比例。“我们将继续围绕‘30·60’双碳目标,不断加大投资开发力度,确保每年新能源开发指标不低于400万。”王相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