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续写新时代双拥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04-16 07:47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近年来,白山市军地各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在全社会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格局。(资料图片)

白山市成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培训实训基地,联系“拥军”企业、“适岗”企业等,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解决退役军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彰显军民鱼水情谊。(资料图片)


地处长白山核心腹地,鸭绿江、松花江穿流而过,因山而名、因水而秀的白山市,被誉为“长白林海”。作为革命老区,白山市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连续五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近年来,白山市军地各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政策法规落实,推动基层双拥共建,拓展社会化拥军渠道,努力营造拥军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格局。

健全机制 激发热情

汇聚拥军支前新动能

一直以来,白山市始终扛牢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和应尽之责,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制度保障,不断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健全完善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指挥、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双拥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和村(社区)双拥工作机构,在全市形成了党政军齐抓共管、基层单位重点落实、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

聚焦广大官兵、军属和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白山市创新出台拥军政策。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立功喜报送达和奖励工作的通知》等地方性拥军政策20余项。在现役军人子女入学优待、送达立功喜报和奖励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先后制定出台了《白山市公开招聘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暂行办法》《白山市基干民兵优待和权益保障办法》以及“六项服务”社会化拥军等地方性拥军政策。近5年,全市共有105名新入伍高校毕业生实现“带编入伍”,拥军企业和商户在医疗、教育、生活等方面优惠和减免200余万元,激发了全市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政治热情。

“驻军有需求,政府就有责任;驻军有困难,政府就要解决。”这是白山双拥工作的标准;“动真情、办实事、讲实效”,是白山对军人军属进行精准服务的行为准则。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当好新时代拥军强军的“后勤部”“军需库”“服务队”,倾力解决退役军人一系列问题困难,提升广大官兵的荣誉感、获得感、自豪感。白山市军警部队文职人员家属享受现役军人随军家属安置政策、参试退役人员享受户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助政策在全省开创先河,并实现转业军官100%公务员或参公事业单位安置,转业士官100%事业单位安置,随军家属符合条件100%安置,军人子女100%按意愿入托或择校,让广大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

加强宣传教育,尊崇氛围浓厚。建立双拥教育基地,设立“白山讲武堂”国防教育宣传平台、“向老兵致敬”“军民共建争创双拥模范城”等专栏,进一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举办文艺晚会、退役军人保障法知识竞赛、军地联谊会、优秀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等,不断扩大双拥工作影响力。

同心合力 携手并进

共绘爱国拥军新画卷

始终保持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白山市不断改进方法、丰富内容、拓宽领域,从实从细全面做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优先优待服务,积极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支持部队建设竭尽全力。近年来,按照“打仗急缺什么,拥军就保障什么;部队急需什么,拥军就准备什么;官兵急盼什么,拥军就提供什么”,白山市倾力服务驻白山部队练兵备战。坚持拥军热情不减、力度不降,对驻白部队营房改造、硬件设施建设等进行支援。投入资金改善武警白山支队机关办公条件、支持“智慧磐石”工程建设,升级改造白山市民兵训练基地。

解决部队“三后”动真情。白山市高度重视官兵们普遍关心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对军转安置、军嫂就业、子女就学、老兵优待、退役军人创业等,严格落实安置政策,加强地区协同联动,探索“双选式和指令性”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服役贡献和能力素质为依据的“阳光安置”机制。5年来,在市直及县(市、区)重要岗位实职上优先安排24名军转军官,有70余名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被安置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做到了应安尽安、双向满意。将军队文职人员纳入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范围,提高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贴标准,帮助下岗失业退役军人顺利进入公安辅警队伍,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官兵特殊用水等。采取“对口安置与定向招考安置相结合”“灵活就业保障+生活补贴保底”等政策,最大限度保障随军家属生活待遇。近5年,共安排13名随军家属到政府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为29名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贴。

春季开学期间,驻白某部队一位基层干部的孩子进入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就读,让这位军官没有了后顾之忧。为保障军人子女入学,白山市相关部门提前了解属地军人家庭子女入学入托需求,按照军人家庭意愿跨市县预留学位,先后安排106名适龄军人子女择优入学入托。

服务现役的,不忘退役的。白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向退役军人开展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宣传,推进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社会优待等待遇落实落细。他们深入开展“跟踪式”回访帮带,搞活“量体型”就业创业,主动为复员逐月军官和自主就业士兵谋出路,充分挖掘政府购买服务就业岗位,协同白山市公安局建立看护辅警增员补缺联络机制,近几年安排200余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进入公安看护辅警岗位。先后成立2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13家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协调5家域内金融机构为“军创”企业提供融资帮扶,联系“拥军”企业、“适岗”企业等,举办11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一系列有特点、有亮点的举措,解决了退役军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彰显军民鱼水情谊,也让退役军人事务局成了退役军人最暖心的“娘家”。

广泛开展社会拥军活动。创新开展医疗、教育、生活、就业、金融和法律“六项服务”社会化拥军活动,先后确定306家社会化拥军企业,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三属”提供涵盖吃住行游娱购和医疗、教育、民生等20多个行业领域、300多项优惠优待服务。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训基地、主峰酒店等酒店纷纷建立“军人驿站”,为过往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优质的住宿服务和优惠政策。白山方大集团、欧亚合兴购物中心、百姓润大药房等拥军企业,在建军节前后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购物、购药、家庭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服务,用真心真情礼敬最可爱的人。

做实做好优属工作。每年“三八”节期间,白山市妇联都与驻军部队联合开展“好军嫂”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并邀所有“军嫂”共度佳节。各县(市、区)每年都拨付专项抚恤补助经费,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医保。2024年“八一”建军节前,为474名在乡老兵送去药品;白山市中医院派出3支由主任医师带队的医疗队,走进驻军部队、辖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进行义诊。

搭设舞台助力转身换岗。退役军人群体是新时代的“特殊弄潮儿”,转身换岗再起航,是他们的志向所在。全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动组织,让曾经“最可爱的人”成为对社会“最有用的人”。疫情防控期间,由退役军人组成的“退役军人抗疫支援队”8小时内集结170人,分3个梯队投入疫情防控。2024年,长白县鸭绿江流域突发洪水,“退役军人抢险突击队”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由98名退役军人组成的3支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险段加固河坝、疏通河道、转移群众。退役军人张吉林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无惧生死,被授予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截至目前,白山市选树14名退役军人创业模范,有11人获得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职工”“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兵支书”“最美军嫂”“吉林好人”称号,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军民一家 主动作为

共谱鱼水情深新篇章

人民对子弟兵献上一份真情,子弟兵也把驻地作为第二故乡、视群众为亲人。驻白部队官兵把白山作为第二故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主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进一步融洽了军地军民关系。

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展“感恩白山人民、奉献第二故乡”系列活动,参与城市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等,为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驻白部队累计出动车辆、装备478台次,植树1.41万株,修路37.65公里,修建绿化带2900延长米,清理淤泥垃圾2.35万立方米。积极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承担辖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军事训练工作,对7.8万名干部群众进行了普法宣传,保障8.32万人次开展国防教育和1.54万人次军训。

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驻白部队团结协作、敢打硬拼、连续作战,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应急救援任务。累计出动兵力16.51万人次,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行动。驻白部队坚持部队所能与群众所需相结合,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协调优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主动作为、担当敢为、奋发有为,为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累计投入449.9万元,与1001名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包保96户217人、9所敬老院,援建6所学校,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15.8万元。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做表率。驻白山部队充分发挥理论学习的优势,组织基层理论骨干宣讲员,采取分片包干、结对帮学等形式,深入辖区村镇、街道社区、中小学、田间地头进行宣讲辅导。组织官兵向广大村民宣讲边境地区政策法规,强化村民法律意识。积极参加帮扶送温暖、捐资助学等公益性活动。

如今,在白山大地,处处涌动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热潮,爱军拥军暖心事、情系双拥暖心人,犹如点点星火,照亮整座边城,凝聚起同心奋进新时代、共铸长城固边陲的磅礴力量。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周树广 周振华 本报记者 王春宝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