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毕雪)“孩子手术成功,我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大半。”3月31日上午,在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病房里,患者父亲马东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马东东是松原市长岭县龙王村的农民,他的孩子今年21岁,从小就听力障碍。以前,植入人工耳蜗太贵了,需要几十万元的费用,对他们这个普通家庭来说实在无力承担。马东东说:“孩子戴了几年助听器后,听力由原先的70%减退到现在的15%—25%。再不做手术,以后即使戴助听器也可能听不见声音了。”
2024年底,听说国家要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范畴,马东东就像在黑暗中抓住了希望的绳索。终于,在人工耳蜗集采政策正式落地我省的首日,孩子成为第一个受益者。吉大一院成功为孩子完成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马东东眼圈泛红:“感谢医生们的辛苦付出,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孩子再次听到声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手段,为无数生活在无声世界的患者提供了进入有声世界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能有效解决因聋致哑的问题。“此前高昂的费用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但集采后,单套人工耳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再加上我省医保报销政策,患者只需自费2万元左右,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杜波说,此次国家集中采购的5款人工耳蜗产品,均为国际国内一线品牌高端型号,总体价格都在5万元以下,且全部支持高场强3.0T核磁检查,满足患者不同应用需求,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生活质量。
据了解,人工耳蜗集采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医疗保障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重要举措之一。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