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看吉林|清明:青山不语春色新 遥寄相思至清明

  更新时间:2025-04-03 20:41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四序无如春最好,一春最好是清明”。4月4日,清明节气带着追思与新生的交融,在如烟细雨与缕缕思念中悄然而至。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特殊存在,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重要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列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清明节扫墓祭祖、吃青团、放风筝等习俗。

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便是慎终追远,“终”与“远”的辩证关系中包括了更为辽阔深广的时空。深埋于黑土之下的热血,正化作今日枝头的新芽。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学生们自发前来敬献鲜花,学习杨靖宇将军带领抗联将士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历史;四平战役纪念馆里,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讲起了过去的战事;沿着G331国道蜿蜒向北,走近通化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仍在江风中激荡着跨越时空的回响。清明在“吉”,来场红色追思之旅,心怀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恩,更好地展望未来。

图片来源于悠游吉林

清明节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古礼祭扫、到博物馆里探史寻根等活动受到年轻游客的喜爱。清明假期,吉林省各地博物馆活动丰富,吉林省博物院开设了“黑土地 红石魂——吉林省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风云历程”展览,伪满皇宫博物院的“1920年代:风尚逾百年新媒体艺术展”以沉浸式光影技术再现历史。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吉林市博物馆、白山自然博物馆、永吉县博物馆等将于清明假期期间延时闭馆,为旅客的文博之旅开启“畅游”模式。

眼下,吉林大地褪去冬日的素裹,换上了五彩斑斓的春装,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在2025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动上,吉林省就有2条春季乡村游线路获得全国推介,分别是“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醉美东辽乡韵,宿在田园归心”和“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敦化民俗赏春踏青游”。沿着这两条线路打卡“吉”美春天,既能领略到田园风光与民族风情的完美交融,亦可享赏花踏青之趣。

图片来源于悠游吉林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古老农谚,如今已升级为“云端种地,智慧务农”的现代图景。在四平,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吉林一号”卫星正利用多期亚米级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给耕地做“CT扫描”;在白城,镇赉县创新推出新型生物质水稻育苗基质,与传统取土育苗相比,新型基质可以增加秧苗盘根量,减少黑土开采量;在舒兰,朝阳镇新旭村的菜农采用滴灌技术和有机肥培育大棚蔬菜,用精细化管理诠释着现代农业的致富密码。

清明假期,天气如何?据吉林省气象台预计,4月4日至6日,北方大部地区晴朗天气居多,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白天暖意明显,适宜出行。在此温馨提示,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出行需添衣保暖。

清明前后湿气较重,人们容易受到湿邪侵袭,专家建议,应该早卧早起,以养脏气,老年群体易出现关节疼痛等病症,要做好保暖防湿的保健工作。

图片由AI生成

清明既是与过去的郑重告别,也是迎接新生的仪式。清明风起,春山可望,踏一路芬芳,念一份悠长,愿心向美好,不负当下,愿天地清明,春暖山河,人间安康。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子惠/文字 李琳/海报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