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清晨,天气还有些许凉意。走在蛟河市天岗镇窝集口村的道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和煎饼的香甜。
窝集口村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的人们一直有制作煎饼的传统。过去,煎饼只是村民自家餐桌上的主食,制作简单、产量有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兴起,窝集口村的煎饼逐渐走出家门,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喜爱的特色美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村民刘秀富的煎饼作坊是村子里众多煎饼作坊中的一个。每天清晨,刘秀富和姐姐刘秀梅就早早地起床,开始准备煎饼的原料。他们选用当地优质的玉米、小米、黄豆等,经过浸泡、磨浆、发酵等多道工序,制作出的煎饼口感酥脆、香甜可口,有着浓郁的粮食香味。
来到刘秀富的煎饼作坊,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炉火格外的旺。工人熟练地舀起一勺面糊,倒在烧热的鏊子上,然后迅速用刮板将面糊摊开,不一会儿,一张薄薄的煎饼就成型了,轻轻拎起,整齐地码好。在煎饼摊制的过程中,还会根据顾客的口味,加入其他材料,如芝麻、大枣等,让煎饼的味道更加丰富多样。
“春节期间,来买煎饼的人特别多,不仅有本地的村民,还有很多游客。”刘秀富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笑着说,“我们每天从早忙到晚,虽然有点累,但是心里是甜的。”
小小的煎饼作坊,不仅为刘秀富一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成了窝集口村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村子里的其他产业也得到了带动和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除了经济上的收益,煎饼摊还承载着窝集口村村民浓浓的乡愁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制作煎饼的过程中,刘秀富和姐姐会将一些传统的制作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年轻一代,让这门手艺得以延续和发展。“煎饼是我们窝集口村的特色美食,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我们的煎饼,也能带动更多的村民创业致富。”刘秀富说。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于佳明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文君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