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呦呦鹿鸣 声起山林

  更新时间:2025-02-12 07:11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吉林市炮台山体育公园有驯鹿啦!水汪汪的大眼睛,白中透粉的鼻子,厚实柔软、手感极佳的皮毛,伴随着“叮当、叮当”的铃铛声,踱步向人怀中拱来。

“好漂亮的鹿呀!”“鹿的鼻子好软啊。”在游客的欣喜声中,两头驯鹿用新奇的眼神打量着周围,温驯地配合游客拍照。“我们从吉林净月驯鹿科技小院租借出人工圈养的两头驯鹿,建成驯鹿营地景点,现在每天大约接待游客200人次。”吉林市炮台山体育公园负责人高鹏表示,驯鹿的到来,为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

提起驯鹿,许多人以为只有在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和北美洲北部才能见到,其实在大兴安岭西北部地区也有分布。传统方式饲养的驯鹿,仍采用放鹿的方法。驯鹿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溜达”觅食,养鹿人每天都要在森林中寻找鹿群,并跟随鹿群迁徙。鹿群虽对长期接触的人类并不排斥,但一旦遇到陌生人,仍然会保持警惕。

那么,吉林净月驯鹿科技小院是怎样实现驯鹿人工圈养的呢?

新春时节,推开驯鹿小院的大门,还没有见到鹿,叮当作响的铃铛声却已声声入耳。一头头驯鹿扬起鹿角,耳朵兴奋地上下忽闪,嘴里还在不停地咀嚼。

“欢迎欢迎!”小院首席专家赵全民从鹿圈中走出相迎,手中还拿着吹针和药剂。“现在正是为驯鹿注射口蹄疫疫苗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时间,给圈里的几百头鹿注射。”赵全民边说边动手,为春节期间留校的学生们教学演示。“这些驯鹿自出生就与人类亲密接触,所以特别亲人,可以直接贴近手推注射。”说话间,一头驯鹿主动走来,湿乎乎的鼻子在记者身上嗅来嗅去。

驯鹿的人工养殖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驯鹿常年生活在寒冷地区,皮毛厚实无比,饲料也非常挑剔,无法在南方饲养。”赵全民说,二十多年来,他致力于驯鹿的规模化人工圈养,通过科学配比饲料、模拟自然摄食状态等手段成功在吉林将驯鹿这一珍稀物种实现人工繁育。

如今,经过科技小院人工圈养的驯鹿可以接受较高的环境温度,并且温驯亲人,逐渐成为各大景区的“宠儿”。今年春节期间,驯鹿小院已租借给贵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景区20余头驯鹿,并且徐州、武汉等地购买的驯鹿也已经在当地成功繁殖。

“驯鹿不能一直在深山老林里默默无闻,要让鹿铃声‘走’出深林,响在冰天雪地间,让更多人认识驯鹿、了解驯鹿。”赵全民说。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郑玉鑫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