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舒兰市法特镇杨公村的村民们就忙着将一箱箱干菜装箱,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过去,杨公村种植的蔬菜面临销路单一、价格波动等问题。为了拓宽销路、降低风险,春节期间,村党支部与于小肥农业有限公司确定合作意向,发展干菜加工项目。
据杨公村党支部书记崔树辉介绍,该项目依托杨公村丰富的蔬菜资源,将新鲜蔬菜经过晾晒、脱水等工艺处理后制成豆角干、茄子干、土豆干等产品。干菜在保留营养价值的同时,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嚼劲儿,便于储存和携带,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备受市场青睐。
该项目劳动强度小、时间灵活,村民既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又能兼顾农活,实现“务农+就业”双收益。为了免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村集体统一收购蔬菜并严格把控质量,筑牢产品竞争力。
“我们通过干菜加工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预计年加工干菜6000斤、有机杂粮3万斤。未来计划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村民增收开辟新路径。”崔树辉说。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白易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伟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