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开心拍照打卡。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查干湖成了鸟类栖息地。
游客开开心心在查干湖过大年。
查干湖环湖马拉松赛吸引了世界各地长跑爱好者参加。
秋日里绚烂的花海。
冬季里的查干湖龙鱼部落夜景美轮美奂。
冬捕季“冰湖腾鱼”。
2月的查干湖,冰原浩瀚,壮美辽阔。湖下鱼肥虾厚,生机无限;湖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一网几十万斤鲜鱼出水的冬捕壮观场景,是独特的冬日丰收场景,更是一幅彰显生态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的壮美画卷。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查干湖考察,对查干湖提出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的殷切嘱托。
殷殷嘱托,在心在肩。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松原破瓶颈、拆藩篱,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6年来,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到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守护一汪碧水
作为我省西部难得的大湖湿地,多年来,查干湖通过持续实施工程性、生物性和管理性措施,不断扩大湿地面积,全力维护湿地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湿地功能,推进大湖湿地可持续发展。
出台《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2018—2030年)》,依托吉林省西部河湖连通工程,累计投资26.7亿元,实施查干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24个,以查干湖为核心,通过河道治理、引水灌溉、生态修复等工程,调配利用洪水资源和灌溉回归水,实现松花江—查干湖—嫩江水体连通和动态循环,查干湖年交换水体1亿立方米,使查干湖死水变活水。
除工程性措施外,还通过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的方式,积极利用生物性措施,不断丰富湖泊的生态系统。同时,每年向湖里增殖放流1000万尾鱼,利用生态渔业的碳汇功能净化生态环境并改善水质,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目标。通过系统治理,查干湖水越来越清,水质连续4年保持在Ⅳ类标准。
做好旅游文章
2024年12月28日,吉林查干湖23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千里万里奔赴。
多年来,这一融合了渔猎文化、满蒙文化、辽金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的旅游节庆活动,全面展示了北方冬季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以及令人瞩目的生态保护成果,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众多相关行业繁荣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吉林查干湖突出打造冰雪产品新地标、拓展冰雪业态新场景、融入文化旅游新元素,全力打造好吃好看又好玩的冰雪渔猎文化盛宴。仅开幕式当日,查干湖景区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
近几年,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成功复制冬捕节的经验,在春、夏、秋季分别举办捺钵开湖节、圣湖荷花节、湿地观鸟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四季的查干湖”,让查干湖全年引客吸金。仅2024年“五一”黄金周开湖节期间,查干湖就接待游客27.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79.3%。
走好双赢之路
查干湖湿地芦苇摇曳、水草丰美,是鸟儿的天堂,目前,保护区内已发现野生维管植物446种,野生脊椎动物371种。其中,珍稀鸟类由239种增加到27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
在通往查干湖的路上,亚洲最大陆地采油平台——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16号平台的一台台红色抽油机赫然可见。一片片光伏板组成“蓝海”,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抽油机提供着充足的动能,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进。
在浩瀚的湿地周边,4万公顷优质水稻田一到夏秋季节,稻浪翻滚、生机无限。查干湖周边农田推广了有机种植和生态养殖,163万亩农田,年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达60%以上,丰收的乐章与生态的诗篇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在查干湖景区核心区的西索恩图村,90多家饭店和民宿每逢节假日家家爆满,日接待游客达2万余人,百姓富与生态美实现了完美统一。
从整条鲜鱼到分割鱼,从线下到线上,查干湖的“鱼产业”年年攀新高,“年年有鱼,年年有余”,近两年来销售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
筹办节庆活动,挖掘变现文化资源,推动渔业、民宿餐饮业快速发展……遵循《“大查干湖”旅游攻坚行动方案》,查干湖积极做好双赢文章,将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之路越走越宽广。2024年,查干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填补了我省西部5A景区的空白,还成功入选了2023年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在此类评选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
6年时间,查干湖从一片曾经面临生态危机的水域,华丽转身为国家5A级风景区,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变成生动现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缩影。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张红玉 王学雷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