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质”而行看边城——延边州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更新时间:2025-02-07 08:09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冬日里最炫的民族风。(资料图片)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片)延吉市委宣传部 供图

大型收割机在田间工作,轰鸣声响彻田野。图为和龙市光东村秋收场景。(资料图片) 和龙市委宣传部 供图

延边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热切期盼,把办好教育民生实事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牵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资料图片) 张琰 摄

近日,2025年“非遗贺新春——延边过大年”系列活动在延边博物馆启动。图为活动现场向游客展示朝鲜族打糕的制作。 延吉市委宣传部 供图


谋变之际,深积跬步之功,汇聚发展能量,恰似满弦之箭,蓄势待发;奋进之时,勇迈坚毅步伐,实现跨越腾飞,犹如激昂战鼓,鼙鼓雷动。

2024年,全州GDP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总量晋升全省第三位;112所教育先行校、189个“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30个旅游促“三交”基地、30个研学中心相继建成;全年接待游客4511万人次,同比增长70%,实现旅游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71%……

2024年,延边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跨越赶超目标定位,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产业升级蹄疾步稳,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奏响了气势磅礴的发展强音,彰显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无限潜力。

干字当头

经济运行向上向好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激发有效投资、带动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过去的一年,延边州紧盯政策导向谋项目,聚焦提质提速建项目,立足产业链条引项目,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在延吉,延吉粉煤灰砌块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已完成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正在进行试生产。该项目年产加气混凝土板材30万立方米、砌块40万立方米,计划今年4月正式投产运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800万元;

在敦化,计划总投资3.2亿元的敦化食品加工标准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栋厂房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已全部完成,现已进入墙体和内部主体装饰施工阶段,待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有效推进敦化市食品加工特色园区建设,培育壮大食品加工产业链;

在龙井,草仙药业有限公司的新建厂区占地面积7.6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车间、仓库、质控中心、动力站及污水站。现完成投资1.5亿元,目前已在新厂区进行生产经营工作;

……

夯基垒台、积厚成势。2024年,延边州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420个,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7%,增速居全省第二;60个产业类项目投产,257个项目开工。

如今,随着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次第落地开花,为延边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凝心铸魂

团结之花满城绚烂

中华一家,情深意长。一路走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书写着边城大地的动人故事。

在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从小为孩子们埋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

在延边博物馆,延边历史文化陈列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变迁清晰呈现,成为历史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阵地;

在互嵌式社区,各民族群众同过一个节、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在和谐欢乐的氛围中,共绘民族团结的美好画卷;

……

过去的一年,延边州深入实施“五大工程”,纵深推进“十大行动”,建成运营“一核八翼”全域体验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标志性成果。延边州以州级展示馆为核心,以县(市)实践场馆为主体,构建“1+8+N”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扎实推进“七+N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富民固边”活动,选树“延边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等先进典型,3个集体、3名个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在延边,民族团结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写照,更是流淌在各族群众心中的深厚情谊。

强农富民

产业兴旺乡村如画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这是在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光东村视察时的深情嘱托,他在田埂上、农家院、老村部等地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振兴发展的东风。

那时候的光东村还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落,村民们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而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米品牌从小山村走向国际市场,特色民族风格的民宿“一房难求”……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现在我们逐步拓宽产业链条,培育出五谷杂粮新品种,订单越来越多了,村里的大米生意是越来越红火。”淳哲有机大米农场销售经理金君说,这些年,他深深牢记嘱托,将大米产业做大做强。

光东村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延边州走特色引领、集聚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2024年,延边州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建设高标准农田28.6万亩,粮食产量38亿斤,实现“七连增”;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6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农产品5个;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农村公路125公里,整治“畅返不畅”公路358公里。

当下,延边的条条乡村道路平坦干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处处可见喜人变化,百姓的笑颜像花儿一样绽放。

以民为本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2024年,延边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质量办好50项民生实事、打造1978文创园等8个新地标、改造老旧小区166.7万平方米……一张张“民生清单”兑现了一条条“幸福承诺”,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写下温暖的注脚。

进修小区位于珲春市新安街道龙源社区,共有5栋居民楼,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排水等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后,先后对排水管线、供热管线、燃气管线、绿化、景观等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健身器材等休闲娱乐设施。

“以前,路面坑坑洼洼,大风天尘土飞扬,雨雪天泥泞不堪。现在,路面硬化后再铺上沥青,进出小区十分方便,心里也亮堂了。”多年的住户刘先生说起现在的小区变化笑逐颜开。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从青草如茵的城市公园,到鸟语花香的街道社区;从巩固拓展兜底保障,到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延边州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点开花

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大美边城,全域胜景。天然粉雪,见证了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诗画延边,描摹着“边陲明珠”的独特魅力。

走进海拔1470米的和龙老里克景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洒满雪霜的松树、治愈人心的梅花鹿、悠然闲适的林海雪骑、惊险刺激的雪地摩托……这座山峦中的雪域王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看这里,真是太美了!”林间,浙江的游客许女士和朋友在相互拍照,她兴奋地和记者分享:“老里克将我想象中的冰雪王国具象化了,这里不仅拍雪景好看,拍人像更是一绝!手机内存根本不够用。”

民俗与文化融合,冰雪与生态交织。这既是延边优秀的禀赋,更是延边文旅的一张靓丽名片。2024年,延边州聚焦文旅跨越赶超目标定位,抢抓市场先机,充分释放网红效应,推动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这一年,延边州接连入选“年度美好焕新城市”“最有潜力的文旅城市”“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荣誉榜单;

这一年,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开展“文旅+美食”“文旅+冰雪”等品牌活动60余项;

这一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新创《五彩阿里郎》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55部,各级文化场馆接待群众108余万人次;

……

一易春秋,风华正茂;一载耕耘,硕果累累。携初心使命,延边州牢记嘱托,笃定前行、奋楫争先,奏响了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的壮美交响。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实干为笔,大展宏图。踏时代浪潮,延边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延边的壮丽篇章。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