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朝鲜族村寨的红火年

  更新时间:2025-02-05 07:21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大年初二清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77岁的宋明玉阿迈早早煨上了辣白菜豆腐锅,灶台上摆着刚蒸好的米肠。这是她两年来头回准备四人份的团圆饭——在外务工的二女儿李红花一家,终于踏上了返乡的高铁。

“村口新装的太阳能路灯亮堂堂,柏油路通到每家门口,旱厕都改成了抽水马桶,跟城市的生活条件一模一样!”李红花拉着母亲在村里转悠,手机镜头扫过绘着长鼓舞的彩绘墙、宽阔整洁的村路,最后定格在白雪覆盖的稻田。

宋阿迈的皱纹里漾着笑意:“这两年村里变化像按了‘快进键’,政府给咱装地暖、修院墙,每月还有养老补贴,日子是越过越好!”

李红玉没想到,小时候家家吃的大米,如今成为了村子里的支柱产业。伴随着乡村旅游的爆火,光东村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声名远扬。

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宪告诉记者,近年来,光东村依靠区位交通、民族民俗、自然禀赋等要素,实施大米加工厂、民宿、民宿租赁等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

锚定乡村旅游发展赛道,光东村充分发掘有机稻田和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农文旅项目,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成为长白山旅游沿线热门打卡地。

为满足游客需求,村里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景观大门,整合村内闲置房屋,建成60户不同主题风格的特色民宿。2015年至2024年,光东村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

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为牵引,光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22年,光东村以“企业+村集体+村民”的模式,与延边光东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将60间民宿、稻禾间童野乐园及线上农特产品销售平台等资源整合,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创业和就业。目前,已有多家旅行社把光东村纳入到行程中,通过项目带动,光东村可承载旅游转型升级后的高层次市场需求。公司保底每年为村集体分红43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带领更多村民走在共同致富的路上。

结合当地民风民情,光东村还举办了水稻文化节、水稻插秧节等多个带有延边特色的节庆日,将其融入旅游业,向游客展现了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组建朝鲜族民俗艺术舞蹈队,为来到光东村观光旅游的游客进行民俗演出,每年演出超过100场,增加村民舞蹈队收入3万多元。

此外,光东村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注册农副产品商标,村民们种的大米、木耳、蘑菇、蜂蜜等土特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帮助增加农民收入。

最让李红玉安心在外打工的是,母亲视频时总念叨的“巡回服务队”——两年前,光东村成立了巡回小组,由村干部带头,与小组长、党员一起每周不定期全覆盖走访村里的独居老人,给予一定生活方面的照顾和帮助,对母亲自己在农村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大年初六一早,李红花一家踏上返程汽车。汽车缓缓启动,透过车窗她望见,稻田里“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等标语格外耀眼。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本报记者 王雨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