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蓓蓓 实习生姜雨佳)数九隆冬,天寒地冻。走进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永治村果乐园,一座座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排列有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银色的波光。
进入大棚,只见草莓颗颗饱满、色泽艳丽,恰似红宝石点缀于翠绿枝叶间。工人们穿梭其中,正忙着采摘、打包、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永治村果乐园的水果蔬菜市场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据了解,园区现有32栋大棚,占地面积100亩,种植品类丰富多样,涵盖了西红柿、黄瓜、豆角、草莓、樱桃等10余种果蔬。在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上,采用有机肥与生物防治技术,搭配智能温控、滴灌等系统,营造作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实现“四季果蔬不断档”。同时,园区紧跟市场趋势,积极发展采摘旅游项目,每到水果成熟季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棚膜经济不仅让永治村村民腰包鼓了起来,还解决了村里劳动力闲置问题。从种植到销售等环节,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众多村民得以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据统计,近年来永治村果乐园用工累计达2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超200万元。其中,部分低保户与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也在果乐园务工,实现“兴一业富一方”。
永治村果乐园的蓬勃发展,只是辽源市龙山区乡村棚膜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辽源市龙山区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找准产业发展“金钥匙”,联合抱团发展,引领农民走上了一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