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吉林 巳巳如意 | 非洲小伙的“中国年”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3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大年初一,在省农科院的温室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来自南苏丹的留学生大卫。

舒展开作物的叶片仔细观察,用手抚摸盆中土壤感受土质,按照生长数据调整日光灯下作物摆放位置……“迈进实验室就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总是忘了时间。”

2017年,大卫来到吉林农业大学学习,今年即将硕士毕业。几年了,作为吉林农业大学与省农科院联合培养的留学生,他几乎每天都要从学校来实验室照看作物、做各项检测。这个春节,他依然没有休息,在实验室忙碌着。

谈到春节,大卫笑着说:“和我家乡的重要节日一样,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我特别喜欢这种热闹的气氛。”今年春节前夕,城市的大街小巷早已挂满华丽的彩灯,道路上随处可见红彤彤的灯笼,更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年味。

每逢春节,学校都会为留学生安排各种新春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然而,今年的大卫却婉拒了这些活动。“学校组织的滑雪活动我很喜欢,那种迎面而来的凉风让我感到特别惬意,”大卫说道,但论文答辩在即,实验室里还有许多关键数据需要检测和记录。“这直接关系到我的成绩,也是我能否继续留在长春攻读博士的关键。”

经过7年的留学生活,大卫已经去过广州、杭州、北京等多个城市,但他却对长春情有独钟,并计划留在吉林农业大学继续深造。在他看来,长春这座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超出了他的想象。净月快速路通车、地铁6号线投入运行,这些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让他的生活更加便利。冬季的冰雪运动更是让他着迷,净月潭滑雪、南湖公园溜冰,成为他每年冬天最期待的活动。而长影旧址博物馆、红旗街旅游休闲街区,也总能给他带来新奇的体验。

为了实现留在吉林深造的目标,大卫下了不少工夫。他苦练中文,如今已经能流利沟通。他师从吉林农业大学的张健教授,将玉米抗干旱遗传育种作为研究方向。经过导师的推荐,他又加入了吉林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刘相国团队,进一步开展专业研究。“大卫刚来研究所时,大家对这位外国朋友都感到新奇。如今,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实验室的工作,成为团队中一员。”刘相国说道。

走进大卫的温室实验室,日光灯下的玉米植株状态各异,有的叶片发黄干枯,有的却生机盎然。“吉林的玉米种植技术非常先进,早在家乡就听说过。希望未来我也能为我的国家培育出耐干旱、高产量的玉米品种。”大卫一边为植株浇水一边说道。

夜幕降临,大卫乘坐公交车返回留学生公寓。窗外的道路在彩灯的映衬下如梦似幻,火树银花让整座城市显得格外璀璨。“这个城市不仅有美景,还有热情友善的人,我越来越喜欢这里。”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玉鑫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