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冰天雪地之中的守护者

  更新时间:2025-01-27 14:46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春节临近,长白山西麓原始森林腹地银装素裹。近日早上7点半,记者从抚松县松江河镇出发,乘坐装有防滑链的越野车,前往长白山边境管理支队维东边境检查站,探访春节期间民警们的工作日常。

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在车窗外嘶嘶作响,零星的飞雪扑向挡风玻璃。驶过几个“肘子弯”,记者到达被称为“雪海孤岛”的维东边境检查站,此时已接近9点钟。

“这里取名维东,就是取维护祖国东部边陲安宁之意。”

“咱这海拔1800米,历史最低气温达到-47℃,一年里有9个月时间都在下雪。”

“冬天外出必须带铁锹,在雪厚的地方铲雪开路。”

……

见到记者,维东边检站的民警们格外热情,争先恐后当起了“解说员”。

37号界标是祖国东北海拔最高、距长白山天池最近的界标,被游客誉为“天池第一标”。维东边检站负责37号界标沿线边境巡逻管控工作。民警贺子伟告诉记者,他们一会儿就要进山沿线巡逻,记者便也随同前往。

“这次巡逻不乘车,靠步巡,专门走人迹罕至的林间小道,目的就是确保景区外围安全。”进山之前,民警们蹲在地上,用透明胶带缠起了裤腿。“必须得把裤腿塞进作战靴里,用胶带缠好,雪才不会灌进鞋里。这是我们多年巡逻总结出来的经验。”贺子伟说着将胶带递给记者。

9点半,巡逻队正式开始了执勤任务。

“注意脚下,不要着急!”在前方开道的冯祥琪喊道。走过齐腰的积雪,顶着呼啸的寒风,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吃力。大家你拉我推,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顶缓慢推进,不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

“等到了西景区警务室,咱们就能避风歇脚了。”听到贺子伟的话,记者打起精神。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巡逻队伍到达了长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池西边境派出所西景区警务室。

“这座警务室是东北最高的警务室,2023年建成,不仅是我们开展警务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过往旅客的休憩驿站。”记者看到,热饮、便民充电宝、景区导览、应急医药等设施一应俱全。据介绍,客流高峰时,该警务室一天最多接到6起找孩子、找钱包、找手机、找相机等求助类警情。记者还看到一本留言簿,密密麻麻写满了中外游客的致谢话语,见证了民警在护航冬季冰雪旅游过程中的警民鱼水情。

吃了午饭,短暂休整后,巡逻队向着天池主峰迈进,这期间需通过长白山西坡共1442级台阶。从出发算起,巡逻队已“走”了3个多小时,在高海拔和高寒影响下,记者脚步越来越沉。

终于来到了37号界标处,贺子伟指着界标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是祖国领土主权的标志,也是我们的‘充电桩’。每次经过这里,卫国戍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沿线巡逻一切正常,任务告一段落。民警们来到长白山西景区,投入服务游客的工作之中。下午时段,游客熙熙攘攘,执勤民警就是游客眼中的“搜索引擎”。据记者观察,一个小时,他们就要解答将近20条问路咨询。民警们还要时刻注意游客安全,提醒大家注意脚下、不要拥挤、有序打卡拍照。

一天的勤务工作结束后,回到维东边境检查站营区,记者看到几名民警正在整理拖车绳、千斤顶等器材。“可能还会出救援任务。”贺子伟解释道,为及时救助处于危险中的群众,该站专门设立了应急救援常备力量,搜救迷路人员、协助抢救病发游客、极端气候救援遇险车辆等。10余年间,该站累计救援各类车辆100余台、人员310余人。

天色暗了下来,记者结束采访工作乘车离去。回头望去,隐约可见营区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恍如长白山上默然矗立的岳桦。这里没有城市的万家灯火,有的是戍边民警最平凡的坚守。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维晨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