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质”而行谱新篇——2024高质量发展的吉林实践

  更新时间:2025-01-16 07:14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进入新雪季,我省各地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推出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和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滑雪体验。图为在抚松县的长白山华美圣地度假区,小朋友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滑雪。 本报记者 丁研 摄

镇赉县依托大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现代农业企业,通过盐碱地改良,水肥一体化、密植、一喷多促等先进种植技术推广,为当地增加了大量优质耕地资源。图为无人机在大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水稻种植基地内进行田间管理作业。 (资料图片)

抚松县万良镇打造“参乡汇客厅”平台,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便企服务,全力擦亮万良人参特色产业小镇的“金字招牌”。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本报记者 丁研 摄

吉林化纤集团不断优化用能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全面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图为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丁研 摄

长太高速公路项目整条线路穿过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我国大型商品粮和油料基地,并辐射内蒙古东部通辽市、兴安盟等多个旗县。它的建成将直接带动长春、松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料图片)

位于长春市九台区的楚天华通医药设备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仅在传统制药用水系统、配液系统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积极拓展新的产品线,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 本报记者 丁研 摄

2024年7月13日,第二十一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在长春市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图为一汽红旗展台的景象。 本报记者 潘硕 摄


奋勇争先行致远,策马扬鞭又一程。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间,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任,以“率先突破行动”为牵引,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这一年,我省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853.2亿斤,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达到5008公里;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风光装机容量突破2100万千瓦;雪季里,省内各大雪场人头攒动,旅游景区订单量大幅攀升;中国一汽全面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动力电池首入山海关;全球首辆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中车长客试跑成功;“最美边境公路”G331,带动农文旅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和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实现“一通达百通”……

从一域到全局,这一年的“吉林答卷”亮点多、分量足。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看农业

粮食增产 人参“出圈”

全省粮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总产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

产量连年创新高,是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好的答卷。

2024年秋收时节,广袤田野一片金黄,饱满的稻穗“笑”弯“腰肢”,橙黄的玉米颗粒饱满,丰收的喜悦充溢老乡们的心间。

在种粮这件事上,吉林始终自我加压:2024年,我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发展方向,将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狠抓落实,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逐季节、逐环节稳步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北纬40—46度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带,也是世界著名的优质粳米产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重如沙、亮如玉、溢馨香、汤如乳”的吉林大米。

突出优势,我省全面推进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开展分级分类工作,遴选出第一批100款吉林大米名录产品。全省实现大米全程可追溯企业达172户。

除了吉林大米品牌打造不断升级,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全省出台了《关于加强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鲜食玉米产业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创效的“黄金”产业。

与此同时,作为吉林最具优势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富民产业,吉林人参从种植到精深加工提升再到全产业链布局,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货真价实、优质优价,持续擦亮长白山人参“金字招牌”。

深冬时节,巍巍长白山,银装素裹。充沛的降水、肥沃的土壤、高海拔的地形,构成了人参生长的理想之地。

2024年7月10日至11日,省委书记黄强在通化市、白山市调研时强调,要举全省之力,从源头抓起,引导行业自律,更好培育维护人参品牌,真正把长白山人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短短5个多月,省委新一届班子聚焦人参产业,省委主要领导“踏破铁鞋”谋发展,多地多部门“势如破竹”快发展,吉林人参从“大破大立”、难点堵点“各个击破”到“乘风破浪”、吉参南下“出海”,“百草之王”正在开启荣耀之旅。

以2024年11月下旬为例,吉参一路南下,赢得满堂彩——

11月20日,吉林长白山野山参推介会暨吉林省野山参体验中心馆在杭州揭幕;

11月23日,吉林·长白山人参主题展馆在南宁第二届世界林木业大会上精彩亮相;

11月28日,在广州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长白山人参更成为抢眼亮点;

11月29日,吉粤省际合作名特优新农产品湾区推介会在广州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围绕发展壮大人参等产业作了发言,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作吉林人参品牌建设国际化营销主题演讲……

吉林人参,正强势“出圈”!

看工业

韧性增强 结构优化

工业是经济发展“压舱石”,具有“顶梁柱”意义。2024年,全省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来到“汽车城”长春,一股发展汽车产业的热忱扑面而来——

无人物流车在厂区“自由”行驶,生产设备适时“汇报”运转状态,机械手臂精准运行……在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工厂全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个个汽车零部件有序衔接、组装,仅54秒,一辆红旗车快速下线,智能汽车工厂的“新智密码”在这里展露无遗。

一声令下,一辆新能源轿车呼啸着撞向障碍物。“砰”的一声巨响,电池安全性能的测试数据、影像等资料已在后台显示。类似试验,在中国一汽科技创新基地的新能源整车碰撞实验室里,一年要做200多次试验。

而在2024年年中,一批全新的动力电池从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送至一汽红旗蔚山工厂。经过前期数次小批量产品检测、试装后,这款“吉林制造”的动力电池正式用于装配红旗新型EH7新能源轿车。标志着动力电池首入山海关。

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期,中国一汽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五智”(智联、智舱、智驾、智算、智能底盘)关键技术上实现一系列开创性突破,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汽车产业是我省工业体系的“压舱石”,也是当下我省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的缩影。

装备制造业成果颇为喜人——

中车长客成功研发全球首辆氢能源市域列车的同时,同样由其自主研发的单轨捷运系统车辆于2024年11月正式下线,这是全球首个采用跨座式单轨的全自动运行旅客捷运系统项目,开拓了机场捷运新模式;

“吉林一号”在轨卫星已达117颗。

石化产业持续“减油增化”——

原油加工能力每年98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每年85万吨;炼油、乙烯、丙烯、碳四、燃料乙醇、精细化工六条生产线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领先的产业规模、强大的科创实力、健全的产业链条以及“数智化”生产体系、“高精尖”产品,每一样都将“高质量发展”这个要求做到了具象化;

而在吉林化纤集团,年产15万吨原丝等重大项目陆续投产达效,企业生产的碳纤维原丝,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0%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高速增长——

海谱润斯、新产业、禹衡光学、奥来德等企业产品订单量大幅提升,松原正泰光伏组件、吉林叁吉PCB线路板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园、长春智能光谷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产业集聚态势初显。

看消费

市场稳定 文旅火热

眼下的吉林,要说最热门的产业,当属冰雪。

冰天雪地给了吉林特有的颜色。盘活寒地资源,重构冰雪格局,吉林人成势于心中,落子在当下。

2024年12月19日至20日,第二届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在江城吉林举办。

17个国家的使领馆外交使节、商协会代表,4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知名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以冰雪为媒,了解吉林、感知吉林,为加快我省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12月12日,我省出台《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要求“冰雪+”融合要更加广泛。除了“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装备”等核心冰雪产业,还部署了冰雪教育、冰雪商贸、冰雪科创、冰雪人才等一系列“冰雪+”重点任务。

吉林发展冰雪产业,自然条件是先发优势。我们力求用足优势,用“冰雪+”写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这不,在2024年12月21日这一天,有着“雪国列车”美誉的龙井号民俗旅游专列如约而至,一路穿越林海雪原,观雪后长白山森林雪景,赏北方雪后农田屋舍;感受沿线历史遗迹,见证历史发展变迁。

仅仅在这一趟列车上,+文化、+历史、+民俗,冰雪的融合性不言而喻。

“冰雪+温泉”,头顶白雪泡温泉,感受冰火两重天是吉林冰雪旅游的特色之一,富含矿物质的长白山聚龙火山温泉、高锶温泉长白山天沐戴斯温泉;

“冰雪+非遗民俗”,查干萨日祭火仪式、朝鲜族上元节、查干湖冬捕、“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锦江木屋村等,都是吉林独特的文化资源;

“冰雪+观光”,冰雪旅游不但要有可玩性还要有可观赏性,在已有的长春冰雪新天地的基础上,吉林将实现冰雪体验项目县域全覆盖,打造“家门口”的冰雪乐园;

“冰雪+交通”,为了让游客更加便捷地抵达这片滑雪胜地,2024年冬航季,共有31家客货运航司在长春机场计划运营136条航线,通航75个城市,长春机场至省内延吉和长白山的定期航班实现常态化运行;

“冰雪+体育”,国际雪联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空中技巧3个项目世界杯赛;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2个项目亚洲杯赛……新雪季,一场又一场冰雪国际、国内水平赛事,陆续登陆吉林,激情开赛。

同火热的冰雪旅游遥相呼应,吉林22℃的夏天,打造出避暑经济新热度。

与此同时,“一通百通”的G331吉林段引领自驾旅游新风尚;长春动植物园西游记主题火爆全网;长白山等热门景区节假日上演人从众;集安早市成为“早市旅行家”们的新宠;长春54路文旅专列、这有山、延大网红墙、梅河口东北不夜城等地引得游客争相打卡;全国人民餐桌上的帝王蟹五分之四从珲春口岸入境,2024年前11个月,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8.1%。

看新质

动能澎湃 活力迸发

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2024年,吉林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涌流,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激扬奏响。

放丝、氧化、碳化……伴着设备“奏鸣曲”在吉林化纤集团生产车间回响,一束束碳纤维原丝经过多道生产工序由白变黑,成为新材料中的“黑色黄金”——碳纤维。

据介绍,这种材料直径仅为头发丝的十二分之一,含碳量达90%以上,强度却是钢的7—9倍。

“一根细丝”的“能量”不止于此。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在风电、光伏、无人机、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吉林化纤高精尖产品“上天下海陆上行”的本领早已声名远播。

与新材料同样渐成优势的还有新能源。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用好本地资源禀赋至关重要。我省也顺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相较于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风电、光伏产业,这几年,我省将发展眼光放在了前景尤为广阔的氢能产业上。

氢能,被称作“21世纪的终极能源”。一年多的时间里,省内一系列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举措密集出台;

2024年9月1日起,满足条件的吉林省籍氢能车辆,免收省内高速费;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等大项目加紧赶工……

加紧建设能源基地的同时,我省还在努力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

伴随着华能、大唐等能源开发企业,三一集团等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陆续进驻我省,风力发电主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等产品已实现本地化生产。

持续发展固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2024年,我省加大力度向“新”而行,审时度势挖掘新的发展高地。

低空经济就是代表之一。

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人才优、需求足、品牌响,是我省发展低空经济的底气所在。

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吉林省翼启飞科技有限公司正忙着在长春净月高新区选址布设“无人机场”设备,用于巡检、监测、应急处理,辅助城市精细化管理。

在展示大厅,记者看到各种无人机产品齐聚,科技感十足。据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翼指挥”无人机管理平台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针对省内农业社会化服务、防灾减灾、适度规模经营等项目提供了多次服务。

滑翔伞营地建成、无人机监测植保普及、相关人才培育进高校……低空经济逐渐“飞”进吉林百姓家。新场景、新业态、新动能,低空经济正激发无限可能,赋能百业千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看吉林,从加紧建设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从谋划实施的城建项目,到智能尖端的创新科技……

一条条新质生产力的拓进之路正在铺就,一曲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奏响激荡……砥砺奋进的2024年,为我省实现“十四五”既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年启程,吉林人民定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本报记者 赵广欣 杨悦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