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笔记丨瀚海“愚公”(下)

  更新时间:2025-01-08 07:36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如今,松嫩平原西部的生态治理工作如火如荼,盐碱地焕然一新。

随着新的科学命题不断出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新一代“治碱人”继续驻守在此,寻找着一个又一个新“齿轮”,带动生态产业链条持续运转,推进盐碱地区的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

模式升级再造“聚宝盆”

2008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组建湿地恢复与湿地农业学科组。这一年,文波龙成为刘兴土当选院士后指导的第一批博士生,出差的第一站就是牛心套保,开始了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的湿地恢复与合理利用研究;2015年,中国科学院在牛心套保设立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生态研究站,文波龙担任站长。

经过多年历练与沉淀,2023年,文波龙晋升学科组组长,正式捧过接力棒,成为第三代“治碱人”。

开车在土路上颠簸了40多分钟,丁炜到底还是迷路了。手机上的电子地图无法定位,只好沿路向放羊的村民打听。终于,眼前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正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文老师你看,明年这一大片地都要种上茭白!”丁炜使劲一挥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绿浪翻滚的景象。

丁炜来自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中国茭白之乡。几年前,在吉林经商的他看中了西部广袤的土地资源,想看看老家的茭白能否像他一样,顽强地在异乡扎下根。

丁炜和文波龙,天南地北的两个人,却在“盐碱地里种茭白”这件事上,想到了一块。

2023年,在各自领域摸索多年的二人结识了。一个正缺科学理论支持产业做大,一个正想为茭白在盐碱生境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寻找示范基地,于是一拍即合。他们首次合作,300亩茭白产量超过25万公斤。2024年,二人在1000亩新地块上再度合作。

刷刷刷……镇赉县建平乡三合村茭白地里,割茭声不绝于耳。一人多高的茭白植株密密匝匝,与周围地块形成鲜明对比。

从去年8月开始,南方茭白采收进入空档期,而吉林西部白城地区的茭白刚好进入采收旺季。丁炜看着拉走的一车车茭白心里乐开了花:“五六家南方采购商同时守在仓库,电话都被打爆了,今年行情好,利润很可观。”

10月中旬,采收接近尾声,文波龙请来专家组测产。结果显示,技术示范中产田茭白产量为每亩1109.98公斤,鲜草产量达到每亩3953.98公斤。一位测产专家连根拔下一株茭白,捏了捏带出的泥土:“你闻闻这味儿,再看看这色儿,茭白能让盐碱地变肥!”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对系列样品的科学分析,阐释茭白种植、茭草还田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和机制。”文波龙说。

文波龙最初关注茭白的出发点,是合理利用盐碱稻田退水。

我省是全国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最大的省份,其中90%分布在西部盐碱地区。近几年,吉林西部耕地保持每年十万亩以上的增量。然而,大量成分复杂的稻田退水也随之产生,如不妥善处理,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会让盐碱地种稻的生态环境约束越发明显。

几代“治碱人”从未忘记保护生态的初心和使命。在文波龙看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既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拥有莫莫格、向海等湿地;盐碱地治理不只是农业问题,还是生态、环境问题,“以水定地”不只涉及水量,还涉及水质问题,不只有来水,还有退水问题。

文波龙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开始关注盐碱地灌区退水污染问题。回望来路,“牛心套保模式”仍然极具启发性。于是,他和同事们通过拓宽、延伸技术链条,形成新的生态大循环——

通过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投入,从源头降低了盐碱稻田退水的物质浓度;利用工程化的芦苇湿地系统消纳退水,进一步消减退水负荷;探索籽莲、芡实等多种水生经济植物栽培技术,将退水变成可用资源。近年,他们又将“大食物观”融入科研实践,筛选出了耐盐碱的茭白等水生经济植物。

“茭白为盐碱地带来了新希望,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看,都有望成为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来自测产专家的肯定,让文波龙深受鼓舞——他们又找到了一枚新“齿轮”!

“逐水而来”的不只南方的茭白,还有小龙虾。

位于大安灌区南部的海坨乡,千余亩水塘波光粼粼。从5月到9月,65岁的边生友和工友们几乎每天都踩着“水上漂”捞小龙虾。

“高峰时,一天能捞3000多斤小龙虾,拽得膀子生疼。”边生友笑着说,“这活儿比种地轻巧,一天能挣200块钱呢。”

“经过多年发展,‘牛心套保模式’包含的盐碱环境苇—蟹、稻—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沿着相同的思路,我们和企业积极合作,在引入、驯化基础上开展盐碱环境小龙虾养殖,土壤改良成效和经济效益都很明显,推动整个模式不断完善。”文波龙说。

依托文波龙团队的技术,盐碱稻田退水逐渐成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吉林西部新整理的地块都开始配套建设消纳池,通过消纳处理降低退水负荷,同时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既能吸收污染物,又能增加经济收益;再把处理过的水排到低洼处,用以恢复更大面积的湿地……

从河蟹到小龙虾,从芦苇到茭白,正如当年刘兴土院士期许的那样,“牛心套保模式”不断升级,为松嫩平原西部盐碱稻田—湿地系统生产、生态功能协同提升,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解决方案。

治碱“齿轮”转动不息

在盐碱地这个大“实验室”里,科研工作既是毫厘不爽的精细活,又是考验耐力的体力活。

“半个多月了,他白天研究项目申请,晚上整理数据,电话里正说着手头的工作呢,新任务就又来了。每天凌晨一两点回家是常事儿,铁打的也受不了啊!”罗那那提起文老师直摇头。

罗那那是文波龙带的研究生。如今,博士毕业的她留在了学科组,成为文波龙的得力助手。

尽管对文波龙一顿“吐槽”,但罗那那在完成组里新项目申报工作后,仍然马不停蹄地跟团队赶往白城测产。熬了几个通宵,大家眼里都布满红血丝,却累并快乐着。

从长春到白城,350多公里路程,驾车需要4个多小时。学科组成员早已习惯了这样说走就走的出差,上车补觉,下车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秋日阳光灼人,罗那那带着几名研究生在地头儿扒着茭白,不一会儿身边就堆起一座“小山”。身材娇小的她们,拖着沉重的袋子称重一点也不含糊……

另一边,姜文明一边麻利地套上水叉裤,一边拿起工具,蹚着水钻进茭白地,近2米高的植株转瞬将他淹没其中,密不透风的绿浪里偶尔看到身影闪动。

姜文明是文波龙带的在读研究生。他的毕业论文以盐碱环境茭白种植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茭白的环境适应、抗性栽植的诸多实践和科学论证。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要在春、夏、秋三季频繁地深入田间采样,全程追踪茭白苗期、生长旺期、结茭期、结茭末期的土壤、植株变化。

姜文明指着胳膊上被晒得黑白分明的界线,说这是他劳动“成果”的体现。“采样时,在水里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头顶晒,脚下冷,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中。”姜文明说。

话语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调皮劲儿,但面对科研,姜文明始终铭记老一辈科学家创新、严谨、求实的精神内核。

“盐碱退化芦苇湿地恢复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盐碱地湿地—稻田系统的盐分平衡”“盐碱稻田退水负荷消减强化技术”……与其说学生们的研究方向都指向一个个具体的科研成果,不如说他们作为第四代“治碱人”,正在努力寻找更多新“齿轮”。这些“齿轮”将推动盐碱地治理这项伟大事业持续运转,滚滚向前。

对科研人员来说,治碱和生态保护工作无疑是辛苦的,但这项事业也极富吸引力。历数团队不断加入的人才,文波龙难掩喜悦之情:“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李晓宇博士,主要研究湿地植被及其资源化利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宏远博士,主要研究盐碱稻田绿色种养……大家带着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从不同方向努力,让盐碱地生态治理与湿地保护的故事更加精彩。”

苇浪翻滚,候鸟成群,鱼蟹肥美,茭白丰产,小龙虾满篓……多年来,几代“治碱人”从努力让湿地系统自身的保育与利用实现平衡,到努力让区域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实现平衡,生态环境更优了,百姓也从中兑现了真金白银。他们都不是大安人,2023年,大安市却将“大安好人”的荣誉授予了他们。

时至今日,在刘兴土院士工作室里,一幅“湿地泰斗”的书法作品一直受着“冷遇”。文波龙说,这是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请一位书法家写给刘兴土院士的,但他一直不同意挂起来,觉得“泰斗”二字过誉了。

在四代“治碱人”心中,那幅高高挂起的牛心套保芦苇画才是无价之宝,它代表着向好的生态、致富的希望,以及盐碱地上转动不息的希望“齿轮”。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王丹 徐慕旗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