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走千村|秸秆“变身”记

  更新时间:2025-01-07 13:57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虽值寒冬,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鸡冠山村绿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内却绿意盎然。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孕育着别样的致富密码——秸秆“变身”记。

undefined

走进大棚,片片绿色西红柿秧苗整齐排列,足有一米多高。即将成熟的铁皮西红柿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宛如一盏盏小灯笼。合作社理事长王伟和几名社员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他兴奋地说:“你看今年这西红柿,亩产比之前增加了8%,口感甜度也提高了两个点!”

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诀?王伟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扒开西红柿秧下黝黑、松软的泥土,笑着揭秘:“关键就在于秸秆还田,改良了土壤。”王伟是土生土长的鸡冠山人,2010年,他牵头成立绿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最初仅有8名社员,发展到127人,大棚规模也扩大到303亩。凭借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前两年他还受聘到黑龙江进行技术指导。在不断探索中,他将大田里的秸秆还田模式巧妙引入大棚,并加以优化。

2024年夏季,王伟在37亩蔬菜大棚开展秸秆还田试验。“把秸秆粉碎后均匀撒到地里,接着高温焖棚20天。棚内温度能达到80℃,地温差不多60℃。”王伟介绍说,这样一来,土壤里的有害菌被杀灭,土壤有机质增加,重茬问题也解决了。这棚在2024年8月中旬定植的铁皮西红柿,12月中旬上市后,经科技专家检测,各项指标令人惊喜。不仅产量提升,口感改善,价格更是大幅上涨,每斤能卖到15元到18元,比以往的10元多出近一半,春节期间甚至能达到20元。

夏季靠秸秆粉碎还田、高温焖棚改良土壤,冬季王伟又推出新举措——在大棚内挖沟堆沤秸秆反应堆。“方法很简单,把一捆捆玉米秸秆堆到土沟内,撒上EM菌发酵就行。”王伟说,经过两个月腐熟,不仅能有效消除耕作土内的各种土壤病害,农药、化肥使用量还能减少50%左右,种出的蔬菜绿色健康,找回了儿时的味道。

谈及未来,王伟目光坚定:“我还会继续探索,为绿色果蔬种植提供更多科技支撑。”他希望将这套种植技术推广给更多乡亲,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从秸秆还田到秸秆反应堆,王伟成功将看似无用的秸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还实现了土壤改良、蔬菜提质增产,为乡村振兴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农业技术的创新,更是乡村发展理念的转变,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有望引领更多乡村迈向绿色、高效的振兴之路。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毕玮琳 王春胜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