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社印刷厂2024年度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表

  更新时间:2025-01-03 09:09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吉林日报社印刷厂2024年度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表

一、基础信息

单位名称

吉林日报社印刷厂

组织机构代码证

全民所有制单位分支机构

营业执照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2000012397338XH

法定代表人

荣晓峰

生产地址

长春市二道区东河东路与英腾街交汇

行业类别

书、报刊印刷

投产运行开业日期

2018年4月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段 勇

电话号码

13596127355

传真号码

81121907

邮政编码

130000

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经营范围)

吉林日报社印刷厂隶属于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印刷厂位于长春市二道区东河东路与英腾街交汇,目前除承担吉报集团所主办报刊的印刷任务外,还承担着中央多种报刊的印刷任务。最大生产能力为日平均印刷量100万对开张。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实行了新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主要产品及规模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年产量

报 纸

对开张

3.7亿

企业VOCs污染治理概况

目前吉林日报社印刷厂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淘汰含有机溶剂的原辅材料,使用环保型植物基油墨、环保型油墨清洗剂及润版液。并建有一套完善的废气收集系统,收集后的废气进入过滤器+活性炭+光催化净化处理系统,各废气处理单元经调试已正常投入运行。根据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结果,废气经处理后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整治绩效符合相关要求。




二、主要排污信息

(一)废水、废气污染物信息表

排污口信息

污染物种类

总磷、氨氮、悬浮物、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

排放规律

间歇排放,排放期间流量部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型排放

排放口编号

分布位置

排放口名称

排放去向类型

Dw001

经度 125°28’

纬度 43︒54︐

总排口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信息

污染物名称

许可排放浓度限值

实际排放浓度

1.

化学需氧量

500mg/h

40mg/h

2.

总 磷

8mg/h

0.663mg/h

3.

氨 氮

45mg/h

2.29mg/h

4 .

PH值

6--9

7.2

5.

悬浮物

400mg/h

11mg/h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300mg/h

132mg/h

监测

信息

监测时间

监测报告编号

超标情况

2024.7.23

WT-zshj2024072301 

未超标



(二)废气污染物信息表

排污口信息

污染物种类

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

排气筒高度

15m

排放口编号

分布位置

排放口名称

排气温度

DA001

经度 125°28’

纬度 43︒54︐

有机废气排气筒1

常温

污染物信息

污染物名称

许可排放浓度限值

实际排放浓度

1

0.5kg/h

0.199/h

2

甲苯

3.1kg/h

未检出

3

二甲苯

1.0kg/h

0.0390/h


4

挥发性有机物

10kg/h

1.01/h

监测

信息

监测时间

监测报告编号

超标情况

2024.7.23

WT-zshj2024072302

未超标





(三)危险废物信息表


危险废物名称

产生量

利用量

贮存量

转移量

处置量

备 注

1.废擦机布

31.6吨

0

31.6吨

31.6吨

31.6吨


2.废包装桶

3.85吨

0

3.85吨

3.85吨

3.85吨


3.废机油

0.97吨

0

0.97吨

0.97吨

0.97吨


4.废硒鼓

0.02吨

0

0.02吨

0.02吨

0.02吨


5.废荧光灯管

0

0

0

0

0


6.废活性炭

0

0

0

0

0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废气防治污染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总投资额(万元)

建设日期(年/月)

投运日期(年/月)

运营单位

处理工艺

设计处理能力(m3/h)

实际处理量(m3/h)

运行小时(h/d)

1

废气治理设施

20

2018.4

2018.4

吉林日报社印刷厂

活性炭吸附+

光氧催化

30000m³/h

30000 m³/h

7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文件、排污许可证等)

序号

环保行政许可文件

批复单位

批复文号

批复日期

备注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吉环审(表字)〔2016〕16

2016.2.1


2

自主验收文件

长春市环境工程评价中心

/

2021.4


3

排污许可证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

9122000012391338xh002R

2021.12.20


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备案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已编制(附1文本)。

备案情况及编号

已备案

备案编号:220105-2021-008-L

六、自行监测方案编制、备案情况

自行监测方案编制情况

已编制(附2文本)

自行监测方式(自动监测,手工监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备案情况

已备案

自行监测情况

于2024年7月23日进行监测



附1


版本号:JLRB01-2019






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主 要 负 责 人: 荣晓峰



批准签发(负责人签名):荣晓峰



发 布 日 期:2023年1月5日

















颁 布 令



为了对本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危害加以控制和预防,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规范本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我们按照国家及省、市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编制了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阐述了我公司对环境突发事故的应急机构、程序、方法、措施,是全院环境安全管理的法规。

作为本公司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最高层次的文件,我公司全体员工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执行预案的各项内容和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安全第一思想,并在实际工作中担负应有的职责,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本预案作为本公司环境安全的企业标准在全院执行。并于公布之日起实施。




主要起草人:



印务中心主任: 杜 宇 明





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2021年1月5日发布 2021年1月10日实施





目 录

TOC \o "1-3" \u 1 总则 3

1.1 编制目的 3

1.2 适用范围 3

1.3 事故分级 3

1.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图解 4

1.5 应急预案体系及联动说明 5

2 预防与预警 8

2.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监控 8

2.2 预警行动 9

3 信息报告和通报 10

3.1 信息报告与通知 10

3.2 信息上报 11

3.3 通报 13

4 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 15

4.1 应急响应 15

4.2 启动条件 15

4.3 应急救援 16

4.3.1 库房纸张火灾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16

4.3.2 油品火灾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17

4.3.3 天然气发生泄漏及火灾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17

4.3.4 活性炭吸附装置失效时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18

4.3.5 危险废物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18

4.3.6 危险废物和化学品运输过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19

4.3.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补充说明 19

4.4 次生灾害防范 19

4.4.1 火灾导致次生灾害防范措施 19

4.4.2 危险废物泄漏导致次生灾害防范措施 20

4.5 人员紧急撤离及疏散 20

4.5.1 疏散/撤离分配 20

4.5.2 疏散撤离注意事项 20

4.5.3 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说明 20

4.6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21

5 应急监测 23

5.1 应急监测人员联系方式 23

5.2 监测方案 23

5.2.1 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案 23

5.2.2 大气监测方案 24

5.2.3 土壤环境监测方案 25

5.3 应急监测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25

5.4 应急监测分工 26

5.5 应急器材、仪器的日常管理 26

6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27

6.1 现场保护 27

6.2 现场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27

6.3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27

6.4现场洗消 28

7 应急终止 29

8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30

9 善后处置 31

9.1 现场清理 31

9.2 善后处理 31

9.3 事故调查 31

10 应急培训和演习 32

10.1 培训 32

10.1.1 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评估 32

10.1.2 培训情况 33

10.2 奖惩 33

10.3 演习 34

10.3.1 演习方案 34

10.3.2 演习记录与总结 35

10.4 预案修订 36

10.5 预案备案 36

11 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38

12 术语和定义 38

13 附件 39



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明确企业中环保等相关部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职责,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全厂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将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规模,本预案考虑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对所在地环境的影响控制,以及由本企业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所影响到的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控制情况

1.3 事故分级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12月29日)中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级,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分级情况详见表1-1。

表1-1 事件分级

事故分级

危害程度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重大环境事件(级)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较大环境事件(级)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 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医院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企业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度的应急资源,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并结合企业实际,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I级为重大环境事件,II级为较大环境事件,III级为一般环境事件。

1.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图解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图解见图1-1。



图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过程图解

1.5 应急预案体系及联动说明

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是由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求,针对公司的现有规模制定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不单独制定各专项应急预案。本预案包括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应由外部联系人员立刻电话通知相邻企业同时开启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预案联动。

根据实际需要和形势变化,当发生Ⅰ级、Ⅱ级环境污染事故时须向省环保部门、市以及地方政府报告,同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地方应急预案。公司根据实际需要和形势变化,当发生重大、特大级环境污染事故时须向省环保部门、市以及地方政府报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地方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IV 级)或者较大(III 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公司主要负责人或现场最高职务者在一小时内向长春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长春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一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重大(II 级)或者特别重大(I 级)突发环境事件的,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一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长春市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同时上报环境保护部。长春市、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实并在一小时内报告环境保护部。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地方应急预案。

涉及周边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通报、撤离、避险。

本预案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而制定,并与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预案相对应、相衔接。本预案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协调,共同组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完整体系。








































针对各单元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发生事故,启动安全生产预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针对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重污染天气预警,提出本单位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方案,落实相应的减排限产措施。

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对于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2 预防与预警

2.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监控

根据本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的特征情况,采取的具体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情况见表2-1。

表2-1 本公司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监控一览表

序号

单元名称

主要位置

1

生产单元

车间及库房

专用库房

2

危废贮存单元

废活性炭、油墨清洗剂包装桶、废抹布、废润滑油、废油墨清洗剂、废PS版

危废间

原料存储单元

油墨、清洗剂、润滑油及柴油

专用库房

3

运输单元

油墨、清洗剂、润滑油、柴油、纸张、废活性炭、油墨清洗剂包装桶、废抹布、废润滑油、废油墨清洗剂、废PS版

运输车辆

2.2 预警行动

所谓预警行动,即为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一般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和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本单位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详见表2-2。

表2-2 本单位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一览表

项目

主要内容

1.在危险源排查时发现存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重大危险源时,应及时预警。

2.收到的环境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立即进入预警状态。

① 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② 发布预警公告。

③ 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④ 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委托环境监测单位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⑤ 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⑥ 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3.发布预警公告须经上级批准,预警公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名称、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止时间、影响估计、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发布机关等。预警公告发布后,需要变更预警内容的应当及时发布变更公告。

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应向本单位有部门领导预警;当达到一般(Ⅳ级)以上预警标准时单位应立即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并向主管后勤负责人报告;当超过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尚未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单位负责人须向上级领导预警,并向地方环保部门报告预警;当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单位负责人向上级领导和地方环保部门报告预警的同时,视情况还须向省级环保部门及政府报告。;当超过较重(Ⅲ级)以上预警标准时,要向省、市、地方环保部门报告以及各级政府报告,还需要报环保部甚至国务院立即启动和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预警的方式要分级进行,现场人员向部门管理领导,部门领导向本单位主管负责人,主管负责人向本单位法人汇报,情况紧急时,可越级上报。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应急小组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后勤准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7.对确定的重大风险源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并进行安全技术方面的交底。重大风险源不能及时消除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8、随时关注事件进度,及时上报事件变化情况。

3 信息报告和通报

本单位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规定,明确信息报告时限和发布的程序、内容和方式如下。

3.1 信息报告与通知

任何人发现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及综合管理部报告,信息报告与通知的相关方式、程序详见表3-1。

对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人员的抢救和事态控制。

表3-1 本单位信息报告与通知的相关方式、程序汇总表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0431-81121930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企业内突发环境事件知情人—企业后勤部门—企业主管负责人—法人—各应急组成员

▲报警系统型式

烟感系统

▲报警系统位置

各房间屋顶

▲报警系统操作程序

自动感受烟雾,达到临界点自动报警

▲现场报警电话

119

▲现场报警器位置

主楼接待大厅

▲通告型式

电联

▲报警型式

亮灯加警报报警

▲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救的方式

电话联系

3.2 信息上报

按照《吉林省突然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凡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建立报告制度。一般及一般以上事故必须报地方环保部门,同时报告至同级政府;重大事故报地方环保局以及省市环保局,同时报同级政府部门;特大环保事故还要同时报吉林省环保厅、国家环保总厅及同级政府部门。

事故报告分初报、续报、事故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发现事故起,1小时内上报,可通过电话、传真、直接派人等方式。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和数量、监测数据、人员受害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初步情况,具体汇报格式参照附表。

续报:应当在初报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报告有关处置进展情况,查清有关情况立即上报。内容包括:速报的基础上的确切数据、事故原因、过程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具体汇报格式参照附表。

事故结果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应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确保的基础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结果,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具体汇报格式参照附表。

1、内部接警与上报

企业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为:0431-81121930

报送流程:报警人员→值班员→值长→应急领导小组

紧急报送流程:报警人员→应急领导小组(任何一位成员)

公司内部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件的级别和启动预案的预案级别;

(2)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装置名称;

(3)泄漏物名称、泄漏量;

(4)事故发生原因、已采取的处理方法及结果;

(5)造成的损失情况;

(6)人员情况,包括受伤和被困人员;

(7)其他与事故有关的情况。

公司发生Ⅰ级突发环境事件后,在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下信息通讯组应立即向环保局(0431-12369)、政府值班室、安监局、消防大队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2、对外信息报告与通报

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采取“随接随报、即接即报”的八字方针。

向上级政府作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是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必须迅速报告当地公安、卫生急救、消防、环保局以及周边相邻单位和居民。可以用电话或者直接报告形式向政府应急办公室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事件的类型;

(2)发生时间、地点;

(3)污染源情况,包括主要污染物质和泄漏量;

(4)人员受害情况、受害面积及程度;

(5)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是随事态发展或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记录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明确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相关工作内容,列出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通讯联络组组长负责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在事故状态下对周边企业、居民及过往行人进行信息通报,并指导进行警戒隔离及防护工作。

3、先期处置

公司发生紧急情况后,在应急预案没有全部启动之前,现场先期处置由车间主任负责。接到报警后,第一位到达现场并接受过高级培训的车间主任或技术人员,作为第一响应人,带领抢险救援组人员采取以下行动:

(1)首先安排继续上报。

(2)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救助受伤人员。

(3)迅速组织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开启应急照明、备用风机等事故应急设备,控制事态。

(4)根据情况,停水、停电、停止设备运行,关闭外排水阀门。

(5)设定初始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做好周围人员的疏散、保护,紧急撤离转移危险区内所有无关人员。

(6)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请求并落实指令。根据现场方案需要,请求协调组织其他应急资源。当应急预案启动现场指挥到位后,或地方政府介入,移交指挥权。

3.3 通报

根据事故影响程度在事故状态下本公司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基地的通报情况见下表:

表3-2 本单位通报情况一览表

序号

受影响的区域

通报方式

联系方式

事故内容

防护措施

1

火灾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包材库火灾,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锅炉排放污染物超标。

电联

姜晓东13904306908

消防:119

急救中心120

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0431-65302035

废油泄漏

库房火灾

锯末覆盖,收集至备用空桶,消防水池灭火

2

较大范围的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原料库房);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库房火灾在经营单位范围内以面状方式扩散,污水处理站故障废水溢出,锅炉超标排放。

电联

王洪斌13689806966

消防:119

急救中心120

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0431-65302035

废油泄漏,与明火发生火灾,库房发生火灾

启动应急预案;危险废物存储区消防栓,废水通过沙袋围堵自然收集消防门处污水口

3

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

电联

杜宇明13904315647

消防:119

急救中心120

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0431-65302035

废油泄漏,与明火发生火灾,库房发生火灾

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


发生紧急情况后,在应急预案没有全部启动之前,现场先期处置由科室主任负责。接到报警后,第一位到达现场并接受过高级培训的科室主任或技术人员,作为第一响应人,带领抢险救援组人员采取以下行动:

①首先安排继续上报。

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救助受伤人员。

③迅速组织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开启应急照明、备用风机等事故应急设备,控制事态。

④根据情况,停水、停电、停止设备运行,关闭外排水阀门。

⑤设定初始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做好周围人员的疏散、保护,紧急撤离转移危险区内所有无关人员。

⑥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请求并落实指令。根据现场方案需要,请求协调组织其他应急资源。当应急预案启动现场指挥到位后,或地方政府介入,移交指挥权。



4 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

4.1 应急响应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急处理响应工作程序:

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组织成员应立即停止各类会议或其他活动,马上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程序的实施,通知各个应急小组,协调做好救援、抢险和应急处理工作。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核实灾情,判断是否符合响应条件,确定符合响应条件后进入响应工作程序,进行人员、物质、现场控制指挥准备,采取救援行动。各个应急小组以警报为号,到指定位置集合,听从总指挥命令,进行人员疏散、医疗救护、工程抢险、物资转移等响应程序。如有异常应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由总指挥进行人员物质调配或申请增援。事态得到控制后应进入应急恢复程序,人员进入前应进行现场清理,善后处理,并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

应急工作的条件:本预案仅限于企业Ⅰ级事故和企业Ⅱ级事故的应急响应,一旦事故级别超出此范围,第一目击人应立即电话通知公司应急总指挥,应急总指挥在一小时内上报市环保局和监测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员的急救和疏散工作。如有可能应组织人员进行危险源的隔离,一旦出现险情,应立即撤离,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4.2 启动条件

如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

⑴危险废物溢出

①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易燃液体泄漏,可能造成火灾;

②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⑵火灾

①火灾导致烟气产生;

②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发的火灾;

③火灾蔓延至厂区外;

④火灾未完全燃烧会产生CO,引起空气污染;

⑤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4.3 应急救援

4.3.1 库房纸张火灾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根据本单位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根据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下面以库房纸张遇明火而引发火灾事故为例,确定内容如下,见表4-1。

表4-1 本单位库房纸张火灾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污染物名称

一氧化碳

性质

有毒气体

事故类型

库房纸张遇明火发生火灾

事故可控性

影响到相邻贮存单元

严重程度

Ⅱ级

影响范围

较大范围的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生产车间引起火灾,或车间内危险物质储存区内废机油遇火引起火灾

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事故状态下相关负责人关闭厂区污水总阀门及雨水管网阀门,同时场指挥组指挥抢险组将危险废物贮存区其他危险废物(尤其是可燃类废物)转移至受影响区域外,并利用储存区的消防栓灭火切断火势。

防止污染物向外扩散的设施与措施及启动程序

本公司车间、库房建设时地势南高北低,火灾产生的消防水可根据地势进入临时构筑的围堰内进行收集。

防止消防废水和事故废水进入外环境而设立的事故应急设施的启用程序

⑴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启动程序

事故状态下相关负责人关闭厂区污水总阀门及雨水管网阀门。

⑵事故池应急设施的启动程序

事故状态下相关负责人在关闭厂区污水总阀门及雨水管网阀门前提下开启污水井阀门。

减轻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

由于纸张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CO,可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解(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产生的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凹地焚之。

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的消除方案

⑴消防水

污水管网排至污水井,最终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⑵事故废水

小量收集,进入污水管网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⑶固态/液态废物(含危险废物)

收集送至本公司委托的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单位。

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小量泄漏采用危险废物存储区内沙子和锯末覆盖,防止泄漏物漫流;

大量泄漏引发火灾事故过程中采用危险废物存储区内的消防栓灭火。

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

根据事故实际影响程度,由现场警戒组用黄色警戒线圈定危险区;

根据当天气象或风险指示器,由现场警戒组用绿色安全线设定安全区。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及安置地点

事故状态下三级指挥调动由机动组成员分别负责人员清点(应到人数、实到人数、撤离人数)、安排厂区人员撤离、安排事故受影响的周围厂区或村屯人员撤离、安置点是否可行与可用。

应急人员进入与撤离事故现场的条件、方式

应根据现场环境检测和当时气象资料(风向指示旗指示风向),现场指挥组指挥现场抢险组(穿防护服)从上风向或侧风向(根据当天气象判断或风向指示旗指示风向判断)进入事故现场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污染物转移及救援。

人员的救援方式、方法及安全保护措施

将所有人员撤离着火区域。若有伤员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如果未缓解,在相关急救人员的疏导下就近在医院采取急救措施,医疗条件受限立即转院至吉大一二三医院治疗。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质保障供应程序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由现场指挥组统一调度应急小组,应急物资由孙明明的带领下调度保障现场处理。


4.3.2 油品火灾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表4-2 油品火灾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污染物名称

废机油、柴油

性质

易燃

事故类型

废机油、柴油泄漏遇明火引起火灾

事故可控性

影响到相邻生产单元

严重程度

Ⅳ级

大气影响范围

较大范围的大气污染,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企业。

风向、风速

根据当天气象获取

1、可能受影响区域的说明

较大范围的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

最短响应时间

事故发现人5分钟内将事故报送至应急指挥组,指挥组碰头启动应急预案

2、可能受影响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

孵化基地和青旅中央厨房

3、可能受影响区域的企业、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本公司每年定期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根据本单位的事故类型配备必要的防护服,具体见附图撤离路线。

4、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周边道路主要北侧的四通路,事故时由撞门负责人负责疏导或设置警示牌

5、临时安置场所

英俊名城小区

6其他


4.3.3 天然气发生泄漏及火灾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表4-3 天然气发生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表

污染物名称

甲烷、CO

性质

易燃易爆物品,遇明火、高热能引发燃烧和爆炸,具有刺激性

事故类型

天然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

事故可控性

关闭阀门则可以控制

严重程度

Ⅲ-Ⅳ级

泄漏应急处理

关闭天然气总阀门。加强排空,稀释浓度。

事故类型

天然气泄漏引发火灾突发环境事件

事故可控性

可能影响车间内其他单元

严重程度

Ⅱ-Ⅲ级

1.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①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

管道和周边建筑。

②紧急停车当班人员发现天然气泄漏或火灾的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源,关闭天然气阀门,开启门窗,如发现有人烧伤或触电应及时报告,并适时抢救,保护好现场。

2.防止污染物向外扩散的设施与措施

消防废水导入临时围堰内,如若收容不够时,可及时调集罐车及时清运,把消防废水运送至有处置能力单位处理。

3.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4.灭火注意事项

用水灭火无效。

5.应急过程中使用的应急物资

足量的沙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按监测情况和实际现场事件可控情况设置安全防护区,在防护区内职工和医患都要及时疏解撤离。

人员的救援方式、方法及安全保护措施

脱离有毒环境,至空气新鲜处,给氧,对症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质保障供应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由现场指挥组统一调度应急小组,应急物资由负责人带领下调度保障现场处理。


4.3.4 活性炭吸附装置失效时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表4-4 活性炭吸附装置失效时应急救援措施表

污染物名称

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性质

有害气体

事故类型

活性炭吸附装置失效,油墨废气超标

事故可控性

影响到厂区外大气环境

严重程度

Ⅳ级

影响范围

活性炭吸附装置破损或其他问题导致活性炭吸附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生产工艺废气在事故状态下最大落地浓度与环境质量背景值叠加后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污染负荷较高,下风向敏感点存在一定影响。

1、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必要时停止生产

2、防止污染物向外扩散的设施与措施及启动程序

必要时停止生产

3、应急措施

由专业人员紧急维修,由环境监测组对下风向环境敏感点进行特征污染物监测,同时加快维修进度,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4.3.5 危险废物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表4-5 本单位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污染物名称

废油墨及废清洗液

性质

有机污染物

事故类型

废油墨及废油墨清洗液储存桶泄漏

事故可控性

影响到相邻贮存单元

严重程度

Ⅳ级

水环境影响范围

超出英俊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冲击该污水处理厂

水体状况

Ⅲ类水体标准

1、可能受影响水体说明

附近地表水体(雾开河)

2、事故发生后,泄露至外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消减技术方法说明

报告至长春二道区环保局和长春市环保局,以及同级政府,由上级主管部门对排放同类污染物企业限排或紧排,同时会报至区域污水处理厂(英俊镇污水处理厂)采取相应消减措施。


4.3.6 危险废物和化学品运输过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说明

由于企业内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均为厂外汽车、罐车运输,因此针对物料运输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事故,采取具体措施及应急准备见表4-6。

表4-6 运输单元预防措施及应急准备

风险因素

形成事故原因

治理措施

应急准备

危险废物及化学品

危险废物及化学品泄漏

交通事故导致运输车泄漏

1.立即将泄漏出的废物收集至废物收集桶(防腐蚀)等容器中;

2.将污染的土壤收集好,送相关资质单位处置。

运输车备有铁锹、废物收集空桶等应急设施。


4.3.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补充说明

根据企业现有情况,污水处理站旁设置灭火器、墙壁消火栓等风险保障措施,并设置有效容积为300m3的消防水池,在室外设有消防栓。现有风险防范应急物资详细情况详见物资一览表。但仍存在不可预见的环境风险,针对现存环境风险隐患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补充措施情况详见下表。

表4-7 应急救援措施补充说明

位置

环境风险隐患

相关措施

危险废物存储间

存储较为不规范,无单独存储,有可能与一般固废混存

分开单独存放,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雨水、污水排放口

公司内现有雨水井及废水总排放口未放置沙袋,事故状态下可能存在事故废水进入雨水井,排入外环境。

公司内废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和污水总排放口已经设立,应设置明显的标示,阀门也要有标准,并且存放沙土沙袋。

污水处理站

应急物资分布较为分散,管理起来较为不利

应设置应急物资柜,将应急物资统一管理。


4.4 次生灾害防范

4.4.1 火灾导致次生灾害防范措施

企业发生火灾事故时,要立即用沙袋封堵企业雨水污水总排放口,将企业污水和消防废水控制在企业临时应急设施内和排水系统内,事故后把消防废水运送至有处置能力单位处理,不可直接外排至外部水体,防止污水溢流到外部环境,最大可能的降低了事故影响范围。对火灾产生的废气排放要及时监测,考虑环境事件时的风向,核定废气扩散影响范围,按疏散图对企业外部人群进行疏散。

4.4.2 危险废物泄漏导致次生灾害防范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事故后废弃的应急物资不能随意丢弃,要送至相关资质单位统一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5 人员紧急撤离及疏散

4.5.1 疏散/撤离分配

职责:负责人员的疏散、交通疏导等工作,保证现场安全,以及清点人数、有无伤亡人员的统计工作。必要时,按照总指挥的指示,发布外部火灾救援信息(如拨打119)。

在接到疏散,撤离指令后,各部门疏散负责人指挥本部门人员撤离,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果事故当天风向有变,另寻安全地带)。

4.5.2 疏散撤离注意事项

⑴进行人员疏散时,引导人首先做到沉着、冷静。清楚撤离线路,遵照上级领导的指令执行。

⑵防止人员再回到他们的住所。

⑶劝阻疏散人员不要携带大件物品。

⑷疏散过程中不能停留,防止阻塞。

⑸人员疏散完毕后,进行各部门撤离人数清点工作,及时上报撤离情况,以便未撤离人员救援工作和伤员救治工作的开展。

⑹疏散时应遵循身在哪里,随哪里疏散的原则。到达安全集结地后,立即返回本部门集合(如果不在统一集合地,则应通过对讲机与部门负责人联系,确认已撤离),进行人员清点。点名时应确认各个部门人员已到齐, 伤员/物资抢救小组和火灾抢险小组成员由应急小组负责人清点,如有人员缺失,应立即报告总指挥。

4.5.3 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说明

应急措施汇总见表4-8。



表4-8 应急救援措施汇总

项目

相关措施

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说明

⑴可能受影响区域和最短响应时间

根据预测,企业内部大气类污染事故可影响的范围距离存放地约为1000m,根据院址情况,周围1000m范围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点。公司与敏感点联动较好,互相熟悉,最短响应时间为10min。

⑵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的疏散方式、方法、地点

①如本企业发生突发环境时间将第一时间通知该相关企业负责人疏散企业人员;

②周围居民由经开区人民政府代为疏散

⑶可能受影响区域企业、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企业对现场1000m范围内实施警戒,严谨一切处救援队伍外的人员进入。

⑷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疏散组到达现场,对于事故科室无关人员和危险区域内人员进行疏散、引导,向上风向安全区疏散,根据指挥部指令对事故可能波及范围内车间人员进行疏散,由行政管理部负责,现场处置方案中疏散人员可转成疏散组成员。

⑸临时安置场所

临时安置场所分布在英俊名城小区内

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说明

⑴可能受影响水体说明

区域内过境河流为雾开河

⑵事故发生后,泄漏至外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消减技术方法说明

如发生水类污染事故,企业将关闭污水阀门。

⑶其他措施

企业内部地面均进行硬化及地面防渗,对地下水基本无影响。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医疗救护组对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中毒人员及抢险救援过程中受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治,护送伤员至120急救车上,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对参加救援所有人员进行医学观察,防止发生救援伤害。由公司总经理负责。

4.6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表7-9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说明

事故名称

一氧化碳中毒

分类

大气污染

分级

Ⅳ级

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

一大医院位于项目西北方向7km,设有内科、急诊及处置室。

处置方案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疾控中心、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紧急情况可由市医院及疾控中心等医院提供

2、抢救药物、医疗器械和消毒、解毒药品等的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供给情况

由一大医院供给,紧急情况可以选择长春市人民医院

3、现场救护基本程序,如何建立现场急救站

将患者尽快移到空气清新处。如有必要,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给患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仍无效则由医疗救护组带领送往松林医院及华安医院,也可根据患者症状情况选择市医院。


(1)污染废物收集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污染废物在收集时,应清楚废物的类别及主要成份,以方便委托处理单位处理,根据污染废物的性质和形态,可采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容器进行包装,所有包装容器应足够安全,并经过周密检查,严防在装载、搬移或运输途中出现渗漏、溢出、抛洒或挥发等情况。

(2)危险废物暂存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风险事故后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尽快送往处置单位处理,不宜在厂内存放过长时间,确需暂存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厂内应设立危险废物临时贮存设施,贮存设施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规定的临时贮存控制要求,有符合要求的专用标志。

②贮存区内禁止混放不相容危险废物。

③贮存区考虑相应的集排水和防渗设施。

④贮存区符合消防要求。

⑤危废的暂存区必须有明显标志,具有耐腐蚀、耐压、密封和不与所贮存的废物发生发应等特性。

(3)危险废物运输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危险废物运输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危险废物的运输车辆须经主管单位检查,并持有有关单位签发的许可证,负责运输的司机应通过培训,持有证明文件。

②承载危险废物的车辆须有明显的标志或适当的危险符号,以引起注意。

③载有危险废物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需持有运输许可证,其上应注明废物来源、性质和运往地点。

④组织危险废物的运输单位,在事先需作出周密的运输计划和行驶路线,其中包括有效的废物泄漏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4)危险废物处理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企业不自行处理,均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本项目危险废物均能够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 应急监测

5.1 应急监测人员联系方式

由于本企业没有监测环境质量的能力,因此接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报警后,立即上报长春市环境保护局,委托长春市或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现场监测。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制定应急监测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监测布点,对周围大气及水环境进行详细监测

表5-1 环境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序号

工作单位

电话

1

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0431-65302035

2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0431-87628621

5.2 监测方案

5.2.1 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案

⑴监测项目

发生泄漏事故产生的泄漏废液均有可能通过公司内的污水井进入市政管网,经市政管网排入下游污水处理厂,需通过监测污水井内废液的浓度数据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案。因此,有必要对事故现场的水环境进行监测。具体监测方案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或参见表5-2。

表5-2 水环境监测方案

事故

类型

监测

因子

监测点位

环境标准

序号

点位


物料泄漏、火灾;危险废物泄漏

地表水

COD、NH3-N、SS、挥发性酚、有机氯、石油类、粪大肠菌群、有机磷

1#

污水井或临时围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

2#

总排口

地下水

高锰酸盐指数、NH3-N、硝酸盐、亚硝酸盐

医院附近地下水

运输路径上事故发生地及附近村屯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


⑵监测时间和频次

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确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10-15分钟取样一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⑶监测点布设

一旦发生事故,首先关闭总排放口阀门,将事故废水控制在本单位内。在此情况下,只需在污水井、排放口处设置采样点即可。根据发生泄漏特点及发生事故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在受纳水体下游处设置采样点

⑷监测方法

①事故水: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②地下水:参见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5.2.2 大气监测方案

1、火灾事故

企业若发生火灾事故,将会产生大量烟气。

⑴监测因子

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若发生火灾事故,则选择CO作为监测因子,见表5-3。

表5-3 大气环境监测因子

事故类型

监测因子

质量标准

火灾

CO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⑵监测时间和频次

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30分钟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⑶监测点布设

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速度,在下风向主轴线以及两边扩散方向的警戒线上布设3个监测点,取下风向影响区域内主要的敏感保护目标和影响范围线上,设置1-3个监测点,对泄漏气体或燃烧产物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

⑷监测方法

大气:参见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2、活性炭吸附装置失效

企业若活性炭吸附装置出故障时时,会有大量挥发性气体产生。

⑴监测因子

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若发生泄漏事故,则选择原料的挥发产物作为监测因子,见表5-4。

表5-4 大气环境监测因子

事故类型

监测因子

泄漏

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等

⑵监测时间和频次

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30分钟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⑶监测点布设

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速度,在下风向主轴线以及两边扩散方向的警戒线上布设3个监测点,取下风向影响区域内主要的敏感保护目标和影响范围线上,设置1-3个监测点,对泄漏气体及燃烧产物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

5.2.3 土壤环境监测方案

⑴监测因子

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若发生泄漏事故,则在泄漏点及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土壤进行监测,见表5-5。

表5-5 土壤环境监测方案

事故类型

监测因子

监测点位

环境标准

序号

点位


物料泄漏、火灾;危险废物泄漏

土壤

pH、Hg、Cd、Pb、As、Cr、Cu等

事件发生地、附近村屯等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⑵监测时间和频次

按照导则及技术方法的相关要求进行监测。

⑶监测点布设

在事故发生地点及附近可能影响的村屯。

⑷监测方法

参见HJ25.4-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监测将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具体联系方式详见通讯与信息保障章节

5.3 应急监测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应急监测分析方案的具体实施均是由应急监测人员完成的,而每一污染事件都可能危及分析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保护分析人员有效地实施现场快速分析,在实施应急监测方案之前,还应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毒面具、靴套、防护眼镜及应急照明装置等。

5.4 应急监测分工

本企业尚不具备应急监测能力,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需委托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事故应急监测。

5.5 应急器材、仪器的日常管理

(1)应急救援器材、仪器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准备,在应急救援救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应急救援器材、仪器在日常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或挪作他用。

(2)各部门对现有的应急救援器材、仪器负有储存和妥善保管的责任,对救援器材应定人、定点、定期管理,并对调整情况及时进行汇报,以便管理。

(3)各个救援器材、仪器责任人应按规定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维护、清洁,及时更新有效期以外或状态不良的器材、补充缺失的器材、定期进行清洁擦拭,如发现较为严重问题时,应及时上报。并将检查、维护、清洁情况记录在案。

(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使员工掌握应急救援器材、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确保应急救援器材、仪器在日常情况下的完备有效。

(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经常对应急救援器材、仪器存储、检查、维护、擦拭、记录情况进行督导,促进对救援器材、仪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6)不得随意对应急救援器材、仪器进行拆解维修。



6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6.1 现场保护

应急指挥组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危害性和扩散范围进行预测后,发出撤离警报,紧急设定危险区隔离带,划定现场保护区界限。警戒隔离人员按指令,引导撤离人员按疏散路线至安全地带,禁止非救援车辆、人员再次进入。

在撤离警报发出后,公司所有员工按照要求妥善关闭正在运行的设备,断水、断电、停止一切产生明火作业,按照“疏散路线示意图”到指定的地点前集中。

救援行动中,如遇到爆炸、火灾类型的事故时,救援工作的设备和使用器具要选用防爆型的工具,特殊的还需要接地线。

6.2 现场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事故类型不同、影响范围不同和应急人员职责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1)警戒隔离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置活性炭口罩、穿工作服;

(2)消防人员必须带防毒面具、穿全身防护服,在上风向作业;

(3)抢险救援组在应急过程中佩戴氧气器,防护手套、防护靴。

安全员确保所有防护用品在有效期内,当其失效时能第一时间得到更换修复。

在处置现场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组织专家对事故发生场所及周边生产区的安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保障现场及周边生产区域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必要时,对应急救援人员现场暂短培训后,再开展救援行动。

安全员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监护,一旦有异常情况,可能危及抢险救援人员安全时,应设法指挥和帮助抢险救援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

当突发事件的危害已经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时,由现场指挥下达命令应急救援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应保持秩序不混乱,不得提前脱下防护设备,待到安全区域时立即洗消、更衣、沐浴。

6.3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大气污染事故后,警戒隔离组指导群众立刻带上湿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安全疏散路线撤离危险区域,转移到上风向的安全地带。

不同伤情伤员的处置办法:

对重伤的人员,警戒隔离组按急救常识救护后,立即向120或就近医院请求急救,快速将伤员转移至医院救治;

对轻微受伤人员,警戒隔离组成员,按急救常识,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

对一般性受灾群众,警戒隔离组要指导受灾群众进行现场洗消。

6.4现场洗消

针对本公司可能出现事故的事故现场的保护与洗消情况详见下表。

表6-1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一)

库房纸张发生火灾

设备工具和物资

消防栓、消防水泵

现场负责人


专业队伍情况

有无人员伤亡或中毒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在无相应大气跟踪监测数据情况下,禁止无关人员携带火种进入现场,造成人员CO中毒及火势复燃等现象。

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手套及废油抹布收集至空桶,送至吉林省豪斯特油品化工有限公司处理。

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大气、水环境跟踪监测,避免泄漏液随雨水污水进入水体,避免CO超标造成环境负荷,造成水资源污染和大气污染。


表6-2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二)

危险废物泄漏

设备工具和物资

沙子、锯末、吸油棉、吸油毯

现场负责人


专业队伍情况

有无人员伤亡或中毒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在无相应跟踪监测数据情况下,禁止无关人员携带火种进入现场,造成泄漏液引起火灾等现象。

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手套及废油抹布收集至空桶,送至吉林省豪斯特油品化工有限公司处理。

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跟踪监测,避免泄漏液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资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表6-3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三)

废油火灾

设备工具和物资

消防栓、消防水泵、沙子、锯末、吸油棉、吸油毯

现场负责人


专业队伍情况

有无人员伤亡或中毒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在无相应跟踪监测数据情况下,禁止无关人员携带火种进入现场,造成泄漏液引起火灾等现象。

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手套及废油抹布收集至空桶,送至吉林省豪斯特油品化工有限公司处理。

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跟踪监测,避免泄漏液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资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表6-4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四)

危险废物运输突发环境事件

设备工具和物资

铁锹、废物收集桶、吸油棉、吸油毯

现场负责人


专业队伍情况

有无人员伤亡或中毒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在无相应跟踪监测数据情况下,禁止无关人员携带火种进入现场,造成泄漏液引起火灾等现象。

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手套及废油抹布收集至空桶,送至吉林省豪斯特油品化工有限公司处理。

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跟踪监测,避免泄漏液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资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7 应急终止

针对本单位的应急事故情况,对应急终止的条件、程序及跟踪监测等情况做如下方案。



表7-1 应急终止方案表

事故名称(一)

库房纸张发生火灾

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火势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纸张燃烧产生的污染因子进一步进行跟踪监测;

踪监测测数据提出评估方案。




表7-2 应急终止方案表

事故名称(二)

危险废物泄露

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泄漏的危险物质全部收集;附近水体监测质量满足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表7-3 应急终止方案表

事故名称(三)

废油火灾

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火势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⑴废纸及废机油燃烧产生的污染因子进一步进行跟踪监测;

踪监测测数据提出评估方案。


表7-4 应急终止方案表

事故名称(四)

危险物质运输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终止的条件

⑴泄漏的危险物质全部收集,且被污染的土壤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⑵附近水体监测质量满足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

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⑷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⑸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⑴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⑵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⑶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对周围环境空气、地表水体、地下水及土壤进一步进行跟踪监测;

跟踪监测数据提出评估方案。




8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本单位应急终止后,参照下表的格式对事故进行终止于总结。

表8-1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表

1、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2、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3、应急过程评价:

4、事故原因调查:

5、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

7、事故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9 善后处置

9.1 现场清理

抢险组对现场进行清理,为防止在清理现场过程中发生二次事故,由企业内全体工作人员联合检查和监督进行。

9.2 善后处理

⑴紧急救护组和疏散引导组,负责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家属的安抚和理赔工作。

⑵通讯联络组负责妥善地处理和外界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并参加与上级职能部门对突发环境事故的调查工作,并作进一步的跟进。

9.3 事故调查

由公司经理对事故进行调查,或配合上级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完成整个事件的报告以及后续整改问题的制定,落实,执行与审核。

本公司在出现应急事件后,将参照以下表格进行善后处置工作。

表9-1 本单位应急事故善后处置情况表

受灾人员安置与赔偿

人员姓名

联系方式

安置情况

赔偿情况

























2、组织专家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组长姓名


联系方式


来自单位


职务


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估意见:

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姓名


联系方式


来自单位


职务


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估意见:

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姓名


联系方式


来自单位


职务


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估意见:

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组汇总意见:








10 应急培训和演习

10.1 培训

10.1.1 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评估

本单位通过对单位内职工的谈话调查以及对周边工厂企业、村落的走访调查,对以上人员做如下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

表10-1 培训对象的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表

1、本单位员工的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情况(采用打分制,≤1分为素质较低;2、3分为及格;4分为较好;5分为很好):

⑴是否了解本单位的危险源是什么?(1分)

⑵是否了解本单位危险源的危险物质是什么?(1分)

⑶危险物质有什么危害性?(1分)

⑷发现事故时该怎么办?(1分)

⑸身处事故时该怎么办?(1分)

本单位员工综合评估情况:

2、周边工厂企业、社区、村落人员的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采用打分制,≤1分为素质较低;2分为及格;3分为较好)

⑴是否知道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存在环境风险?(1分)

⑵是否了解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的危险源是什么?(1分)

⑶当遇到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出现事故时该怎么办?(1分)

周边企业、社区、村落人员综合评估情况:


10.1.2 培训情况

表10-2 培训方案表

序号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培训方法

1

应急救援人员

扑救火灾的处置程序和措施

PPT演讲

2

本单位员工

灭火技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现场示范

3

应急指挥人员

火灾扑救方法

现场示范

4

运输司机

消防知识

PPT演讲

5

外部公众

紧急疏散与逃生

实际演习


本单位将针对每次培训内容,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与考核,并填写下表。

表10-3 培训考核记录表

1、培训题目

xxxx

2、培训内容简述


3、培训出席情况及未到人员名单


4、培训人员对于本次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5、本次培训需要课后考核的要点内容


6、考核情况


7、总结



10.2 奖惩

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各级领导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分析总结,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查处有关责任人,并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对在突发事故的抢救、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对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迟报、漏报、瞒报等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在处理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的人员;危害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员,应由企业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3 演习

10.3.1 演习方案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一年一次的演练,每年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分为火灾事故演练计划、毒物泄漏演练计划等。具体演练方案内容详见下表。

表10-4 演习方案表

演习时间

2018年11月20日14:30~16:30

演习地点

公司内内生产区虚设一个着火点

演习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全员的火灾防范意识,普及火灾常识,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有效预防各类火灾事故,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公司本着以直观、规范的火灾演练观摩,使员工掌握简单的火灾预防和逃生自救常识,同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演习人员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全体员工。

演习组织体系和职责划分

(1)消防演练指挥中心

总指挥:

职 责:负责根据火灾的性质、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和启动级别。负责应急演练期间总体工作的安排。

分项指挥:

职 责:与总指挥一起负责应急演练期间总体工作的安排或受总指挥委托行使总指挥职责。

技术负责人:

职 责:具体负责应急现场结构物评估以及应急措施技术性决策和协助灭火指挥工作。

信息联络负责人:当值值长

职 责:应急预案期间保证分公司内、外通讯的正常。

协调工作负责人:

职 责:应急预案期间对各项应急工作所需人员、物资进行协调处理。

安全负责人:

职责:对应急预案演练期间各项灭火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2)专业应急小组负责人及其职责

①义务消防队:A(印刷车间)、队长:

B(压痕车间)、队长:

设两个义务消防队:A队主要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B队主要实施灭火行动、环境防范。

②人员分配:

A队:

B队:

演习需要准备的物资

1、灭火器15个、铁质垃圾桶一个

2、木材10kg、柴油5kg

3、口罩20个、手套10双

4、横幅标语:公司消防应急演练会

演习实施步骤

①2018年11月20日8:30~9:30召开一次现场消防演练专项会议,进行应急演练工作的指示和传达。

②11月20日上午10点消防物资准备组检查仓库消防器材和物资,并上报消防演练指挥中心。

③消防知识现场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

演练步骤:

1、14点整有人发现公司内一处起火,立即查看并报告当班值长,当班值长立即报告消防指挥中心总指挥请示,总指挥下达启动应急救援指令,让通讯组长通知所有参加义务消防队员在火警附近集合进行应急处理。

2、预警信号发布后领导小组成员、各专业组人员、义务消防队在五分钟内赶到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由B对先转移危险物质,远离危险源,同时将雨污切换阀切换至污水管网,在应急设施周围堆放沙袋,设置临时围堰,由并向总指挥报告人员到位情况,由应急领导总指挥统一指挥。

3、总指挥视现场火势情况确定应急等级,当时火势较小,确定带领义务消防队自行扑灭火灾,组织人员扑灭。

4、突来大风,火势变大,总指挥立即安排义务消防A队组织人员撤离,自行扑灭火灾较困难,立即安排通讯组长当值值长拨打119报警电话(告诉消防部门起火的详细地址、火势情况)同时通知相邻企业,启动企业应急预案,厂区内尽最大的努力实施火灾自救。

5、安排人员在119车辆必经路口等待,以最快的速度引导119火灾救援人员到达准确目的地。

6、总指挥对演练进行点评,请分公司观摩的领导讲话,最后由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7、演习结束后,整理现场,生产技术部根据演练情况写出演练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优化、补充完善。


10.3.2 演习记录与总结



表10-5 演习记录总结表

演练名称


演练类型


现场总指挥


联系人及方式


地点


演练日期


参与公司(部门)


参与人员及

分组情况


演练目的


假设事件描述


主要步骤


演练完毕



10.4 预案修订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第4号)中第十二条相关内容,企业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修订:

(一)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

(二)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出重大调整的;

(六)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

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重大修订的,修订工作参照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步骤进行。对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的,修订工作可适当简化。

10.5 预案备案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第十四规定,企业事业应急预案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较大和重大环境风险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报送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大的同时报送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第十五条规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首次备案,现场办理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②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的纸质文件、环境应急预案文本;

③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④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⑤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11 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本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为风险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公司安环部主任签订即生效,即2019年1月30日。

12 术语和定义

1、环境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环境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环境敏感区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3、环境保护目标

企业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4、危险物质

指能导致火灾、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

5、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6、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7、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8、分类

指根据环境污染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别。

9、分级

指按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级别。

10、应急准备

应急领导小组在实践允许的的条件下,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下达指令并按照演习规范分配各小组的具体职责,尽量减少损失。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尽可能将事故控制在厂区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1、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2、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13、恢复

指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3 附件

⑴附表

附表1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初报(格式)

附表2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续报(格式)

附表3 突发环境事件结果报告(格式)

⑵附图

附图1 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 公司内平面布置、危险源分布及应急设施分布图

附图3 公司内及周围环境敏感点撤离路线示意图




附表:

附表1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初报(格式)

单位名称


事故类型


发生事件的时间


污染源


污染原因


主要污染物质及数量


人员危害情况


潜在危害


发展趋势


现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备注:接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报告后1小时内上报

附表2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续报(格式)

环境监测数据


相关数据(气象)


原因


过程


进展状况


趋势


采取的措施


社会舆论






















备注:在初报的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事件续报


附表3 突发环境事件结果报告(格式)

单位名称


事故类型


发生事件的时间


污染源


污染原因


主要污染物质及数量


人员危害情况


潜在危害


发展趋势


现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环境监测数据


相关数据(气象)


过程


进展状况


趋势


采取的措施


社会舆论


责任追究情况


分析:


















附2







吉林日报社印刷厂

自行监测方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吉林日报社印刷厂

注册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行业类别: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生产经营场所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东河东路与英腾街交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22000012397338xh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杜宇明

技术负责人:德全

固定电话:0431-81121901

移动电话:13904315647

主要污染物类别: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噪声

二、自行监测方案

依照依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印刷工业—》(HJ1066-2019)的自行监测管理要求,排污单位排污监测自行监测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污染物采样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方法见下表。



表1 污染物采样及监测方法



表2 噪声自行监测及记录信息表

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排放限值

执行标准

监测方式

监测频次

监测方法

厂界东侧1m处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昼:65dB(A)

夜:55dB(A)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手工

1次/年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测量

厂界西侧1m处

厂界南侧1m处

厂界北侧1m处




图 监测点位示意图

三、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监测人员严格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2、监测所用仪器、量器经分析人员进行校准,具有两名以上经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的、与监测事项相符的培训证书的人员。

3、废气自动监测数据严格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76-2007)执行。

4、废气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严格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和《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要求进行。

5、噪声监测仪器在采样前、后对仪器进行校准,并记录。

四、监测数据记录、整理、存档要求等

1、监测数据记录要求

手工监测的记录运维记录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执行。

手工监测的记录:应当定期记录开展手工监测的日期、时间、污染物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监测仪器及型号、采样方法、监测结果等,并建立台账记录报告。

2、监测数据整理与存放设计记录表格,对监测过程的关键信息予以记录、整理并存档,记录形式为电子版和纸版同时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三年。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初审:胡健华

复审:梁拓元

终审:张宇


编辑:胡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