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是做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一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在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化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天然优势,在文化交流中促进各国人民感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展示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等一系列中外人文交流活动,一次又一次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加之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等为特点的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出海“新三样”,也成为世界感知中国的重要方式,成为展示中国悠久多元历史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新兴载体,为我们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对外传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了听不进”的困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依然存在着正面理念传播受制于人、“以我为主”的叙事水土不服、对污名化议题反击不足等问题。为此,要全面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打造一套既反映中国发展特质、又能与世界多元价值沟通的话语体系,让中华文化不断走出国门、更加深入人心。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把一个崭新的大国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为特征,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图景。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C919大飞机、“中国天眼”、中国空间站等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为在新时代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提供了丰沛的现实养分。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守正创新,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这一深厚基础上诞生的,是中华文明赓续的结果。要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蕴,更好地呈现当代中国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并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用各国受众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的话语、故事,以影视、文学、游戏等多模态形式,充分展现中国的发展智慧和经验。要讲好讲精彩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创新创造、和平发展的故事,同时加强传播渠道建设,推动更多社交App和视频平台出海,直面全球各大平台、海量作品的竞争,以久久为功的耐心与定力做好中国IP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规划,依托独特的互联网发展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加快构建相融互促共通的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传播,寻找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相通之处,拓宽我们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之间的相融共通渠道,才能使对外传播收获更多的共情与共鸣。要以传播实效作为检验标准,加深彼此理解,减少传播阻碍,在更好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过程中努力实现“中国叙事、国际表达、全球到达”。要丰富叙事模式和讲故事的方法、手段,以小切口、日常角度及共情表达方式反映时代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主题,让隐藏在话语背后的中国思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具体实践中,以讲好中国人的日常“小故事”和一些柔性议题触发受众心理层面情感共鸣,有效规避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文化隔阂与误解,展现好真实、温暖、正能量的中国社会图景。
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质效。加强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既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又是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举措。语言是交流互鉴的桥梁,拥有大批高质量专业化的外语人才,才能形成交流互鉴的良好状态。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应把提升文化传播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持续提升外语等专业教学水平,建好建强“新文科”,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更多党和人民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为展现好新时代中国蓬勃发展状态提供人才支撑。要突出传播功能和实践导向,引导学生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加深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认知感和认同感,赋能学生思维方式、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提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增加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储备,让受教育的青年学生“有故事可讲”,切实培养他们的对外传播能力,着力打造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新高地。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牛丽丽 王巍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