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晨曦微露。6点10分,妻子于景红站在村口送丈夫汪振军远行,每每相送,她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丈夫汪振军一边点头应着一边发动车子,望着远去的车,于景红不由得想起他们二人辛苦创业的往事。
48岁的汪振军个头不高,瘦瘦的,说起话来平和亲切;于景红46岁,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很是飒爽,二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辉南县辉南镇双龙村人。1999年二人成婚,婚后,头脑活跃、敢于挑战的汪振军与妻子于景红共同创办了一家小米厂。起初,他们的小米厂为村民们磨米,汪振军拉粮对缝儿,尽管生意局限于镇域范围,但两人凭借良好的人缘和踏实肯干的劲头,解决温饱不是问题。2019年,他们看准势头,转型经营起了家庭农场,购置了21台加工机,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成功注册“匝粮惦”商标,家庭农场经营涵盖了种植、粮食加工、销售及农业机械服务等多个领域。
经营的领域多了,夫妻二人的思路也打开了,妻子于景红同汪振军合计:“咱俩购置了这些加工设备,更得选良种出优品,咱种的玉米品质好,加工出来的产品才能让大家认可。”汪振军一拍炕沿:“俺也这么想。”有了想法,夫妻二人行动起来。两人紧锣密鼓地选种,省内各地跑,终于选出了“广德77”,这个品种适合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双龙村的土地正好符合这些要求。
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在二人精心侍弄下,“广德77”迎来了大丰收,棒大颗粒饱满,而且口感非常好。夫妻二人将玉米加工成大米子、玉米糁和玉米面等产品,投放市场后大受好评,这更坚定了小两口干下去的决心。
创业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凭借活跃的性格和出色的联络能力,夫妻俩与顾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镇里组织的展销会,到外市推销自家产品,周边市县的主播也慕名而来,通过网络平台为他们的产品宣传、售卖。夫妻俩还将玉米米子分级做了包装,配上精品礼盒,渐渐的产品在县内外声名鹊起,赢得了广大顾客的认可和喜爱,产品也由镇内、市内销至国内各省、市,年销售额600余万元。
汪振军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有主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一次外出的机会,他了解到了土地包种这一新型农业模式,自己购买农业机械,为农业大户种地。当时,这还是个新鲜事儿,但汪振军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将家庭农场交给妻子于景红打理。他同朋友共同注册了农机合作社,三人投入了200多万元,建起了一支专业的农用机械耕种队伍。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入股的两人突然要一起退股,汪振军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二人返股,合作社资金紧张,汪振军一边筹钱,一边和种粮大户谈包种,一时间忙得像个陀螺,有时连口水都喝不上,晚上躺在炕上,脑袋还在飞快地转着,一遍遍地捋着明天要去办的事,妻子于景红心疼地说:“俺看你就别干了,咱就专心干家庭农场。”汪振军说:“这农机合作社的队伍是俺自己拉起来的,俺得对他们负责。”在江苏盐城,汪振军凭借东北人特有的实在和干活的精细,很快积攒下了口碑。他们的农业机械耕种队伍得到了当地种植户的认可和信赖,业务也逐渐拓展。如今,汪振军和于景红的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都经营得红红火火。
凭着一股子韧劲,夫妻二人的创业路越走越亮堂。一年四季,春耕秋收,双龙村里汪振军和于景红两夫妻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你看,天不亮就有村民来敲门卖玉米了……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吴茗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